孤岛采油厂集中力量对注、采、输进行统筹治理
化学驱“暑期”不再“中暑”
2024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26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李超君 肖传平) 8月1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注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李世花在11-2号注聚站管汇前检测水质,数据显示采出水各项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配聚采出水水质稳定了,聚驱产量就稳住了,每年聚驱一到‘暑期’就‘中暑’的魔咒终于被打破。”注聚技术服务中心经理于世强说。
  于世强口中的“暑期中暑”其实是一个比喻,就好比一到夏天,就必然会有人中暑,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现象,甚至有的人认为自己年年中暑是常态是必然,于是就放弃治疗了。
  在注聚生产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每年二季度,各化学驱区块井口注入黏度会因为水质波动导致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而导致产量下降。大家对此形成了认知习惯,又没有太多办法解决,注聚人将这种情况比喻为“暑期中暑”。
  近年来,随着孤岛化学驱区块体量的增加,化学驱“暑期中暑”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2022年、2023年,多个区块的水质波动期甚至长达2个月,注入黏度下降超过20%,化学驱产量下降明显。
  究其原因,集输系统水处理指标与注聚系统要求指标不同,注聚需要的好水质在集输没有相应的水处理工艺。每到入夏,为强化生产运行,集输系统实施流程调整、工艺提升等工作,造成水质短期波动。水质波动造成黏度下降后恢复期较长,而黏度下降造成项目产量下滑,管理区措施集中跟进,又可能造成采出液物性波动,联合站分水困难,进而又影响配聚水质。
  孤岛采油厂三采工艺技术首席专家韩保锋打了个比方,农田产量不好,就施肥打药,时间久了造成土壤微生物下降,养分流失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又会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今年,孤岛采油厂领导班子带头转变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和一体化思维,建立化学驱地面管理的“一级保一级、上游保下游”系统思维,集中力量对注、采、输进行统筹治理,破除“暑期中暑”的“魔咒”,实现均衡生产。
  采油系统想办法保障采出液物性稳定,建立采出液拓扑关系图,常态化跟踪采出水液物性,对异常井重点关注,为下游集输系统提供物性稳定的采出液;集输系统逐步探索完善化学驱配聚的水质指标控制工艺,强调均衡生产、平稳调整,为下游注聚提供稳定水质。
  特别是注聚系统,提出了“好水配好聚,好聚多增油”的治理思路,在进一步精益质量管控的基础上,将水质检测关口前移到注水站,全流程实时监控水质指标。全链条与集输、管理区保持“目标同向”,上下游一体化运行,提升注聚水质。
  经过一番“组合拳”捶打,水、聚、油的关系厘清了,厂级水质异常处置预案也建立了,应急处置实现一体化联动,化学驱项目运行质效得到全面提升。
  目前,化学驱正注项目沿程水质明显好转。以化学驱开发为主的采油管理六区为例,每年二季度,孤六注水站水质波动影响期至少30天。今年4月份以来,3次水质波动影响时间均控制在5天以内,处置过程中,除硫微生物用量增加30%,同比挽回六区产量损失约1100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源头水质治理,探索从联合站进行工艺提升和技术配套,用更少的硫药剂保障更纯净的水质。”谈及下步化学驱技术探索方向,韩保峰满怀信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