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6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赵军) “18.87秒!我成功了!”近日,在胜利油田鲁明公司济北采油管理区培训工作站,注采一站女工谭雪在完成背空气呼吸器并建立正常呼吸的操作后,听到主任技师王秀芳的掐表报数后非常兴奋。
“这是我练习了20多天的成绩,我想和这块秒表拍照留念。”谭雪尽管已经浑身汗湿,头发黏在脸颊两侧,但成功挑战自我的这一刻,让她忘记酷热和辛苦。
为了提高干部员工的应急能力,这个管理区面向全体技能操作人员发起了“挑战‘20秒’”的背空呼活动,要求在空气呼吸器准备完好,不需要检查的情况下,能够在20秒内完成佩戴操作。
“这是个不小的挑战,没有高效的练习完成不了。”连日来,管理区QHSE管理责任师关贤军被几个专业化班站分别请过去,讲解背空气呼吸器操作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并进行详细分析和示范。
关贤军说,这项操作在硫化氢取证过程中,只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就能通过,但日常的管理中,管理区则要求大家必须在30秒内完成操作。这一次最强操作的大比拼中,管理区再次提高要求,让大家通过练习去挑战“20秒”。
“只要有工余时间,我们站的员工就自发地开始练习。”注采三站站长王斌说,这场挑战赛是管理区全员参与,并且后期还要组织所有人员进行比赛,所以大家的参与热情特别高,每周各站都会抽出时间,请专业人士做裁判,首先站内自己比,挑不足、找差距,铆足劲儿想要在管理区的比赛中获佳绩。
“平时大家都在练,女工最好的成绩是18.87秒,男工很多和我的成绩相差无几。”注采一站员工邓希凭借15.59秒的成绩在管理区遥遥领先,但他依然特别有紧迫感。
在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劳伟看来,一场挑战赛激发了全员的参与热情,大家的成绩都在不断提高,每争得的一秒都有可能是和生命的一场赛跑,“从近期各站自行比试的情况看,总参与人员有18名,其中15人完成了20秒的挑战,很多员工表示要不断战胜自己,锻炼出最强的技能、最棒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