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朱文龙
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在“隐蔽”角落,具有很强的隐秘性,不容易被外界发现。在这样的前提下,为遏制欺凌事件发生,本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发现欺凌事件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拍照取证,勇敢举报,形成共同反对欺凌的良好氛围。
近日,有网民爆料称,广东普宁一中学出具的反对校园欺凌承诺书上,有“若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坚决不拍照、不录视频”的内容。
学校组织学生签署反对校园欺凌承诺书,主动向校园欺凌说不,值得肯定。但要求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坚决不拍照、不录视频”,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在“隐蔽”角落,具有很强的隐秘性,不容易被外界发现。在这样的前提下,为遏制欺凌事件发生,本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发现欺凌事件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拍照取证,勇敢举报,形成共同反对欺凌的良好氛围。事实也一再证明,校园欺凌典型案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关注,很多就是因为相关视频在网络的传播。
普宁这家中学打着反对校园欺凌的旗号,却要求学生“坚决不拍照不录视频”,这就很让人疑惑,禁止拍照目的何在?真是为反对校园欺凌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说到底,学校之所以对学生拍照、录视频讳莫如深,根本原因还在于担心欺凌事件被曝光给学校引来麻烦。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最担心的其实不是发生了欺凌事件,而是担心事件被曝光。所以,既然一时不能杜绝校园欺凌,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发现问题的人,直接不让拍照录视频,这样一来,也就不怕“家丑”曝光了。
面对舆情,普宁市教育局回应称,已责令学校收回已发出的承诺书,并将“若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坚决不拍照、不录视频”的内容删除,更换为“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内容。
这样的回应也同样让人失望。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应当说,中小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普宁市教育部门此时用这一条款代替不让拍照、录视频的规定,看似承认错误立即修改,实则隐隐透露着某种傲慢。既然你们说不让拍照不对,那我就改成不让带手机了,你还能反对吗?
有这样的反应,真的很难说学校以及当地教育部门真正认识到了错误。
如果连教育工作者都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又怎能期望他们的学生能够直面自身不足呢?因此,对于这件事,学校所需做的远不止于一纸承诺书的简单修改。更重要的是,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能再把校园欺凌当做“家丑”看待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