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上千,现在只要两位数!两位数抢名酒,今天就是给大家送福利”“这酒只有少数人喝得到”……某“特供酒”直播间里,网民在主播推荐下,纷纷被带节奏。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特供酒”销售环节已由线下转向线上,借助直播带货的蒙骗手法娴熟隐蔽。
国家相关部门早在2013年就下发通知,要求不准生产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对此坚信不疑。就在前不久媒体还报道了一个案例,某地造假窝点被查获的各类假酒就有二十九个品种、两万多瓶,估算总销售额八千多万元,背后买家有多少可想而知。“特供酒”醉人之处不在酒,而在“特供”。“特供”两字一出,就意味着尊贵、神秘、稀有、高人一等。至于它真假如何、口味怎样,反倒成了次要的。
让“特供酒”彻底下桌,相关部门必须从源头到终端多管齐下打击治理,平台作为“特供酒”直播、交易的渠道亦责无旁贷。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从观念层面对“特供酒”祛魅,破除一些人的畸形权力观。倘若买家不再迷恋于此,那些“特供酒”自然就会失去市场。
据广州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