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糖尿病患者常有这样的体验:稍微进食便感觉腹部饱胀,排便频率低至3-5天一次,且常伴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即便排便后,仍觉得肠道内有粪便残留。更严重者,在排便用力时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营养科主任潘晓给我们支招。
郭蕊 通讯员 陈丽艳 济南报道
糖尿病患者便秘根源
潘晓主任指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且难治性并发症之一,其中自主神经病变尤为严重。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损害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进而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导致肠道动力减弱,食物在肠道内传输缓慢,从而引发便秘。
此外,微血管病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糖尿病会损害全身血管,包括胃肠道的微血管,进而影响肠道血液供应和营养支持,导致肠道功能障碍。
代谢紊乱,同样在糖尿病患者便秘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血糖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脱水现象,肠道脱水、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诱发便秘。
药物副作用也不容小觑。某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GLP-1RA等,可能会引起便秘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改善便秘有效方法
如何解决糖尿病患者的便秘问题?潘晓主任强调,控制血糖是基础。患者应按时就医,选择适合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出现便秘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降糖方案。
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保持血糖稳定,有助于减轻神经和微血管损伤。
饮食调整同样关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改善便秘的有效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克-30克。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多食用燕麦、豆类、奇亚籽、南瓜子、菌类、藻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将主食的大米和面条换成膳食纤维含量高的全谷物和粗粮,每天摄入500克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和杂豆类。
此外,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68杯水(大约1500—2000ml),有助于软化粪便,缓解便秘。
适当运动也是改善便秘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肠道肌肉的力量,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运动还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调节激素分泌、减轻体重和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从而减轻对肠道的压力,保证肠道的正常蠕动。
此外,运动还能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心情,减轻焦虑和抑郁,从而间接对肠道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潘晓主任提醒,糖尿病合并便秘,需要在饮食、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并定期随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愿糖友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肠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