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路上“全副武装”衣服仍湿透,厨房炉灶“火力全开”热浪翻腾
高温天里,他们直面“烤”验
2019年07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餐馆厨房里,守着炉火的厨师们汗流浃背。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成

  连日来,聊城持续高温,尽管酷暑难耐,但总有一些人要忍受高温“烤”验,因一份责任、一个梦想、一个追求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近公共助力车维护员、外卖配送员、餐厅厨师等工作岗位,与他们一起“零距离”接触酷暑。


  公共助力自行车维护员李师傅不断用手套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等餐间隙,一位外卖小哥喝水解暑。

  厨师雷起旺和同事们正在接近42℃的环境下工作。
  ◎ 公共助力车维护员:
温度是高点
但岗位工作要干好

  3日上午11点20分,天气预报显示温度为32摄氏度。此时,在聊城市开发区湄河路上,公共助力自行车维护员李师傅正驾驶蓝色的电动三轮车巡视公共助力自行车停放点。
  “我的工作就是给电量低的车换电瓶,外加给车子打扫卫生。”说着,李师傅停下车走到助力车前,开始用手机上的专业软件扫描助力车身上的二维码以读取电量。“看到没有,这辆车的电量低于45%就得换电瓶。”
  烈日下,李师傅从三轮车车厢里把备用电瓶搬到车子旁替换下电量不足的电瓶,再把替换下来的电瓶搬回车内。这样的过程,李师傅需要在每辆电量不足的车子前进行,而每个停车点少则停有几辆车,多则停有二十多辆车。
  在湄河路上的这个停放点,等李师傅换完第五块电瓶,记者手中的手机已热得发烫,李师傅则不断用手套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他的背部白衬衫上也显现出斑斑汗迹,此时记者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显示此时的温度为35摄氏度。
  在奔往下一个站点的路上,李师傅介绍说,城区助力车维护分为四个工作片区,他负责东南片区全部24个停放点的助力车维护工作的上午班,从早上6点工作到中午12点,需要在这6个小时内把车厢里的百十块电量充足的电瓶换到助力车上。
  “俺们领导挺好给发了降温杯,还有防暑药品。”李师傅说,现在天热他就多喝水,实在热得不行了,就把车停在树荫下待待。“温度是高点,但咱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哪个岗位都得有人干,要不然怎么让大家骑车子啊。”李师傅说道。
◎ 外卖配送员:
“全副武装”上路
衣服仍被汗水浸湿

  随着表针逐渐指向12点,李师傅的工作接近尾声,这时另一个职业却迎来了工作高峰期。3日中午12点35分,温度计显示此时的气温为37摄氏度,记者搭乘外卖骑手小宋的配送摩托车从开发区振华购物中心出发,体验了一番外卖配送之旅。
  小宋今年30岁,从事外卖配送员工作一年左右,属于行业中的新手。送餐路上,小宋将摩托车开得飞快,因为超时会影响他的收入,“本来3块5一单,超时后可能只能拿到2块,之前我骑电动车送餐,后来换成了摩托车。”小宋说道。尽管时间紧张,但小宋抓住一切机会,不时查看手机上的信息,“抢单大厅又来新单了”的提示声不断响起。小宋说,抢单全靠人工,要看清楚订单的位置,不然从城区东头送到西头配送费还是一样。
  送餐路上,小宋胳膊上带着冰袖,头戴头盔还用围巾把半个面部遮挡上,这是小宋的全部防暑装备。在37摄氏度的温度下疾驰,因为风的作用,虽然头顶被太阳持续照射,但感受不到酷热,当小宋载着记者来到华山路上一家餐厅等待取餐时,在店里待了不一会儿,记者便感到皮肤有种灼烧感,汗水很快浸透了衣服。小宋说,这种感觉他早已经习惯了,衣服都湿透了,会在下午2点下线后去换,等下午四五点再上线。
  在等餐的过程中,不少骑手也来到餐厅取餐,一位骑手告诉记者,高温下他一天约送30单,一个月的收入在3000多元左右。尽管需要在高温下工作,而收入一般,但很多骑手还是乐此不疲。一位为了防晒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骑手告诉记者,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工作时间自由。
◎ 餐厅厨师:
为攒钱回家开餐馆
42℃高温不算什么

  时间来到下午5点23分,高温了一天,气温终于降回了约33摄氏度。此时在黄河路与光岳路交叉路口一家餐馆的厨房里,30岁的厨师雷起旺和同事们正在接近42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雷起旺所在的餐馆以用焖鱼头做菜为特色,因此每天下午5点开始,厨房里6个燃气灶便火力全开,进行焖鱼头作业。6个焖鱼头的燃气灶再加上2个炒菜的燃气灶,使十几平方米的厨房内温度迅速飙升。此时站在厨房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热浪自下而上翻腾,高温、汗水再加上空气中的油烟,令初入该地的记者眼睛不由自主流泪。
  反观雷起旺和他的同事们,尽管汗水已在头发和脸上结成了汗珠,但手中的工作却一刻没有停。“厨师工作离火近,高温不可避免,都习惯了。”雷起旺说,他们一天要焖两次鱼头,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耗时约两个小时。在这最热的四个小时里,因为常年工作,对高温已经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但是会经常口渴,每次焖鱼头,每两个小时雷起旺都能喝掉一暖瓶水。
  “我之前在老家做厨师时,烧煤的炉子温度更高,这算不了什么。”雷起旺告诉记者,他此前在老家阳谷做厨师,后来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三四年前来到了聊城这家餐馆工作。“家里二胎快要出生了,先存点钱也积累工作经验。”对于未来打算雷起旺笑着说,他以后想回阳谷老家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