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与泺口服装城商户面对面座谈。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今年以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实施“双联”(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提升工程,创新开展集中联系代表、“常委会+代表”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目前,济南市已经建立了1052个代表联络站,5791名各级人大代表走到群众身边听心声,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研究督办,真正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程凌润
“双联”提升工程
为市民排忧解难
9月29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鲁谦到槐荫区集中联系人大代表,现场听取了民情联络员的民情反映,并收集到老旧小区集中供暖、供水、交通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经通过督促落实得到及时解决。
“让群众可以在冬季有集中供暖这不是一件小事,是民生大事,咱们要马上行动起来,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需求。”殷鲁谦指出,要以“双联”提升工程为抓手,及时了解基层社情民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整体质效。
据了解,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创新集中联系代表方式,5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到基层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面对面与代表和人民群众交流,听取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为市民排忧解难。
通过集中联系代表活动,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共接待群众300多名,集中联系150余名市人大代表,收到群众反映问题420余件。对群众反映问题逐一进行研究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济南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室主任吕洪涛说,通过“双联”提升,把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推动人大常委会有效行使立法、监督等各项职权,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凝聚人大智慧力量。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双联”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入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既关注老百姓“房前屋后”“针头线脑”的小事,也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大事,以务实的工作成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口碑。
民意“直通车”架起
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11月6日,在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唐王山社区代表联络站,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实施立法工作“+代表”的一个缩影。
依托代表联络站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可以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群众收集民意的优势,使代表在立法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了济南市立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济南市人大常委会还创新了专门委员会及工作机构“+代表”,常委会会议“+代表”,常委会监督工作“+代表”等一系列“常委会+代表”工作模式,全面覆盖人大常委会各项职能和职责,有效拓展了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出“常委会-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互联互通崭新格局。
据了解,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提升“常委会+代表”模式,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代表联系的同时,还注重提升“两站一网”建设(代表在12345接听热线)、创建联系新平台、打造具有“实效性”人大特色品牌工作,开通了民意“直通车”,架起了便捷高效、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市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历下区试点研发了“我要找代表”程序,群众直接扫描二维码,可以足不出户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下一步完善后将在全市推开。
“一区县一品牌”
展示人大工作新作为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双联”提升工程在全市各级人大全面开花。其中,历下区根据中心城区的特点,开展了代表网格化履职活动,着力打造“网格连万家、代表传民声”人大品牌;槐荫区把以前开展的“代表来了”活动提升为“代表有约”;天桥区结合辖区市场较多、人口集中的特点,推行人大代表“三级六进面对面、深入群众听心声”活动。
同时,历城区“五级代表听民声”、平阴县“代表在倾听”、章丘区“代表在一线”活动、钢城区“代表听民声”活动等特色活动,真正实现了“一区县一品牌”,展示了人大工作新作为,树立了人大代表新形象,诠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济南的生动实践。
这些创新做法,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推动了“双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制度化方式推动形成“创新-深化-再创新”良性循环。
目前,济南市已经建立了1052个代表联络站,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济南市人大将持续深化和拓展“双联”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双联”提升工作机制,不忘为民初心,牢记人大使命,着力打造人大工作的“济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