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利芬计划:一个坑死德国的完美方案
2021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席记者 王昱

  生于1833年2月28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在1913年1月去世,他死时距离一战爆发还有一年半时间,但此人却被认为是影响整个一战的最关键人物。因为他留下了一个以其名字命名的作战计划,而这个计划坑苦了德国。
  19世纪崛起的新兴列强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地缘上十分不利,西边是宿敌法国,东边则是庞大且野心勃勃的沙俄;北方临海但要处理与海上霸主英国的利益纠纷,唯有南面是同文同种的奥匈帝国。
  如何在夹缝中生存,成为困扰德意志第二帝国决策者的难题。德意志第二帝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原本希望通过外交上纵横捭阖,阻止法国与沙俄的协约。可惜,这个计划在俾斯麦下台后迅速“流产”。1893年法俄协约正式形成,德国一下子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未雨绸缪制定作战计划的责任交给了时任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而且,施利芬还真想出了一个看似高妙的方案。
  施利芬认为,法俄这两个对手有本质区别,法国工业发达、海外殖民地众多,其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实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发不可战胜。与之相比,沙俄虽然庞大,但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动员缓慢。
  由此,施利芬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一旦与法俄开战,德国应当利用沙俄动员缓慢的缺点,首先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西线对法国发动猛然一击,在一到两个月内迅速结束西线战斗。打垮法国之后,德军立刻挥师向东,利用德国境内高效的铁路网调动兵力,与沙俄展开决战并逼迫其投降。
  这是“施利芬计划”的大体思路,由于这个计划在军事上看似十分完美,以至于德国在此后的战略部署中一直在这个框架下添砖加瓦。要与法俄开战,就必须用“施利芬计划”,成为德国上下默认的共识。
  但谁也没想到,“施利芬计划”最终将德国拖入一战噩梦。1914年,在施利芬逝世一年多后,萨拉热窝事件爆发,由于遇刺的费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而事发地塞尔维亚又是沙俄的小兄弟,俄奥关系随即紧张起来。沙俄为了防备与奥匈帝国可能的战争,宣布了国家总动员令。听闻沙俄的总动员令之后,德国开始慌了:“施利芬计划”执行的前提,是利用沙俄反应慢的特点,在其军队没动员起来时先去打法国。可如果沙俄事先宣布了总动员令,战争机器提前预热,德国的整个计划就将彻底泡汤。
  乱了阵脚的德国,只得向沙俄发出照会,要求其立刻解除总动员令,否则意味着对德宣战。面对德国赤裸裸的威胁,沙俄无动于衷。于是,德国只好转过头向法国发出照会,要求法国不要插手未来可能爆发的俄奥冲突。结果,又在法国人那儿碰了一鼻子灰。
  于是德国只好为了防止沙俄抢先动员而对俄宣战,而又为了对俄作战能顺利,又先要对法宣战。
  到了真正执行“施利芬计划”时,德国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了对法作战顺利,施利芬设想德国要借道德法之间的比利时,而宣布中立的比利时不愿让德国借道。对德国来说,只能对比利时动武。
  但问题是,由于比利时紧邻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的多佛海峡,英国早前已照会法德两国,谁若对比利时宣战,就视为对英国宣战。这样一来,为了执行“施利芬计划”,德国的敌人名单上又多了英国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至此,为了沙俄那一纸看似轻飘飘的总动员令,德国不得不与英法俄同时开战,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执行那个“施利芬计划”。
  德国在一战前这番看似精巧、实则愚蠢的谋划,曾被丘吉尔辛辣地讽刺为“一个人因为惧怕死亡而开枪自杀”。“施利芬计划”固然高明严密,但当一项计划变成唯一解决方案时,计划往往会反过来成为目的,导致整个行动走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