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大V”风险难估 借钱“养基”雷区不可蹚
2021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受市场结构分化、行情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冲进基金市场的年轻人发现“养基”体验和想象并不一样,甚至一些陷阱在对自己的“小金库”虎视眈眈。专家提醒,盲目跟风是投资的大忌,这种“哪里人多去哪里”的羊群效应很容易让年轻人被“割韭菜”。
  北京“90后”小肖告诉记者,自己近期开始进行基金投资。不久发现,手机上的视频App开始接二连三推送××商学院、××训练营的“理财课程”广告,声称专门为理财小白打造,并且“12节课12块钱”,甚至“收费0元”。抱着十几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心态,小肖加入了某“理财课程”的聊天群。
  所谓培训老师把基础课程素材发到群里后,就开始不遗余力推销进阶课程,并且宣称很多学员在买了进阶课程之后,实现了好几倍收益。而这些课程的标价都超过千元,有的甚至高达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专业的基金经理来说,短时间实现几倍收益的投资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这种课程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套路,通过低价策略来引诱投资者“入坑”,然后再通过虚假宣传收割年轻人的“钱袋子”。
  记者调查发现,在年轻人频繁使用的很多网络平台上,甚至有美妆、美食、母婴类博主都开始涉足基金话题,推出一些看似科普投资知识、实则推广“理财课程”的视频和文章。在某消费者投诉平台,涉及“理财课程”的投诉超过300条,几乎都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退款困难等问题。
  年轻人“养基”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部分年轻人从网络借贷平台借钱用于“养基”。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借贷资金“借基入市”,还助长了年轻人借钱投资的不良之风。
  实际上,借贷资金入市长久以来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每当乱象苗头出现,监管部门都会三令五申严厉打击。对于年轻人来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理财本是一件好事,但切不可盲目“加杠杆”,无视风险。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