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烈士立传退役老兵写了30万字
2022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解庆谦在介绍他撰写的烈士传记《碧血铸华章》。
     文/片 记者 李从伟                  
  “收集革命烈士的资料,才能更好地教育后人,革命烈士才能被后人铭记。”69岁的解庆谦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退休后,他成为汶上县烈士陵园的看护员之一。17年间,他先后收集47位烈士的资料,撰写出30万字的烈士传记。
  解庆谦1973年入伍,在部队服役14年,曾是一名战地记者。“战争年代,很多烈士没有墓碑,只有一个坟头,时间长了,大家只知道这里安葬的是烈士,很少有人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解庆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挖掘革命烈士生活、战斗中的故事,就是在抢救即将失传的革命史料,为革命烈士著书立说,为后人积累精神财富。在烈士陵园工作,接触烈士遗属的机会多了,了解烈士生前的英雄事迹方便了,加上30多年的文字功底,2007年解庆谦萌生了为烈士写传记的想法。
  说干就干,解庆谦制作了《约稿通知》,利用烈士遗属扫墓的时机发放。“通过《约稿通知》,主要了解烈士生前的情况,比如烈士的家庭成员情况,学生时代做过哪些好人好事,在部队有哪些突出事迹等。”解庆谦说,通过这个形式,能大体确定采访提纲,有利于下一步确定采访计划。
  解庆谦患有低血糖,过了饭点就出汗、心慌,但外出寻访往往不能按时吃饭,他就随身带着糖块、点心,以防万一。
  17年来,解庆谦跑遍了汶上县十多个乡镇30多个村,白天外出,晚上熬夜写作,灵感来了,有时整夜不休息。解庆谦说,平时在床头就放个小本子,一旦有了灵感就立刻记下来,“如果不写下来,第二天就想不起来了。”
  在创作过程中,解庆谦一次次地被感动着。在整理郭玉璠烈士事迹时,他女儿回忆,当年母亲带着她和弟弟去石家庄探亲,那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吃到大米、白面,但她不知道,那是她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探亲回家70多天后,她收到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消息。“我在整理这段故事时,是以他女儿的第一人称写的,当写到‘再叫一声爸爸’这段时,我一边写、一边流泪。”
  17年间,解庆谦翻阅参考《汶上县志》等40多种资料,挖掘47位烈士的英雄事迹,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最终完成30万字的烈士传记《碧血铸华章》。如今,解庆谦的案头还有30位烈士采访的草稿等着去完成。“我想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把烈士们的事迹记录下来,能多写一个是一个,直到写不动那天为止。”解庆谦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