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褚思雨 汪泷 康岩 王浩然
7月28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座谈会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举行。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走在前”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
扫码看视频
传统文化也要
“飞入寻常百姓家”
会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周静提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融入日常生活,一方面要突出本土特色和优势,从个人、家庭、社群入手,从乡村、社区、学校、机关等重点领域抓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扎实打造好一批文化“两创”示范点,建立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要在传播普及上展现新作为,推广孔子学堂建设,实施“六进”工程,全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如何通过媒体融合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应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融入方能转化,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米怀勇则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具有社会融入性和时代性。近几年,孔子研究院在做好儒学研究阐发的基础上,选择敞开大门说“靓”话,在儒学交流互鉴、传承普及、人才聚集等方面下功夫,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传播内容和方式的自我革新。
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方面,泗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平有深刻体会。泗水县按照村居、城镇社区等6个类型,打造了27处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他建议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村居、社区的新礼仪培训,让传统礼仪融入生产、生活,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才能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搭建多种模式
让更多资源向济宁倾斜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高大上’,更要接地气。”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纪洪涛表示,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要走向社会、走入大众、走进人心,才能以文化人。在教育方面,学校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聚焦成风化俗,分层分众开展文化普及,努力写好弘扬传统美德的“儒学文章”。
同样位于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内,同样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丰家雷则认为,传统文化发展要软硬相辅相成,创新性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硬件方面,要引导国企等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尼山片区建设,拓宽市场主体参与渠道;软件方面,要注重重大项目质量和品质,着眼于建设未来文物、打造文化遗存、保留文化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才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我省文脉绵长、人文荟萃,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周静在会上建议,探索省、市合作模式,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济宁市融合发展,双方规划一揽子内容,中心也会将更多资源向济宁市倾斜。
据介绍,自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设立以来,以建设儒家文化挖掘阐发基地、全国道德礼仪首善之区、国家记忆工程先行区、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创新中心为战略定位,目前一轴一带九大片区项目有序推进、效果明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座谈会现场。
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建设倍受期待 看文化“两创”成果,展君子明礼生活
详见C02版
文化“两创”可看、可观、可体验 泗水、曲阜这俩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有内涵
详见C04版
◎7月26日下午,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召开座谈会,欢迎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客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推进办主任朱湘华,示范区党工委委员、推进办副主任吕斌参加活动。
◎7月27日下午,济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令锋带队到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调研。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推进办主任朱湘华,党工委委员、推进办副主任吕斌、王士虎,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工委主任周均平参加座谈。
◎7月31日至8月3日,济宁市召开2022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8月1日上午,观摩团一行观摩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负责推进的重点项目鲁源小镇。
编辑:孔媛媛 美编/组版:李腾 校对:郭纪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