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编辑:孔媛媛 组版:李腾 校对:郭纪轩
C02
重点
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前导景观区风景。
山水自然景观
打造三重空间序列
从滨河观光大道跨桥而过,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一脉青山蜿蜒起伏、悠悠沂河水碧波荡漾,河边翠绿的草坪展现着勃勃生机。几位在此乘凉休息的村民不禁感叹,“这里风景美丽,山清水秀得像景点一样,跟以前相比简直大变样。”
村民们口中“像景点”一样的地方,是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的前导景观区昌平水境,其利用山水自然景观营造项目大气势,打造三重空间序列,即“三重门·三重境”:第一境“礼入昌平水境”、第二境“圣人门前水倒流”、第三境“沉浸式遗址田园”,三重境界中式写意、移步异景,展现山与水的禅意与惬意。以三重境+四段主要游览路线,前导景观区主要打造出自然景观式的沉浸式游园体验。
尚礼阁4层28米
即将进入封顶阶段
“目前正在施工建设的是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首开区部分,包含前导景观区与示范聚落区共167亩。”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拈花湾文投)山东区域项目总经理兼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总经理白秋生介绍,前导景观区现已建设完成,示范聚落区已于6月中旬开工,预计9月28日部分核心主体工程及外装对外展示,2023年6月底竣工,9月底对外运营。
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首开区通过将圣人的理想安放在寻常的和乐图景中,将真实鲜活的孔门代入当下的情景游学场景,推开孔子世界的大门,汇聚最生动精彩的孔门文化典故,打造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明礼生活方式的前哨站,主要由核心场馆、情景体验空间、特色文旅商街和主题住宿构成。
在核心场馆中尚礼楼是最高也是最核心建筑,尚礼阁采用传统中式建筑风格,规划4层28米,通过采用半沉浸式戏剧的方式展示儒家思想,以独特视角对其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艺术化展示,溯源中国儒学及传统文化精髓,引领游客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展现的是传统文化中君子明礼的生活方式,目前该建筑即将封顶。
克服施工难点
抢抓工期保质量
“时间紧、任务重,是项目施工的难点。”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首开区景观工程3月31日正式开工,要求6月20日具备观摩条件,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项目开工时还面临清障不彻底、土地手续不完备等问题。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项目推进科科长杨太志介绍,工作专班协调曲阜市尼山镇加快场地清理,协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快完成土地手续办理。
“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有力处置,项目推进迅速。”拈花湾文投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办公室主任李瑞荣说,“虽然景观布置时赶上酷暑,但项目最终在6月中下旬时,按时完成工期,施工现场人力最多时达到1000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采用由内向外的施工顺序。“前期,从外部来看施工进度不够快,但其实内部正进行紧密的施工部署。”李瑞荣介绍。
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总体定位是以明礼为核心主旨,以游学研学为特色的文化体验目的地,树立从项目到产业到平台的全系统研学标杆,打造中国研学游学第一高地。“后期工程也将围绕文旅+的概念,完善游学研学配套,构建文化“两创”的示范样板。”白秋生介绍,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核心文旅区计划2025年对外正式运营。
“山清水秀、花香鸟鸣,我们很期待项目建成开园,再成就一处自然、文化的优秀景点。”一位当地的村民说。
记者 陈丹 丁安顺
8月3日,济宁市2022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评比结果出炉,在十佳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类别中,曲阜尼山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荣获第二名。自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设立以来,尼山片区逐渐成为儒家文化挖掘阐发基地。
作为尼山片区的配套工程,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以研学为特色,以现代文旅景区为载体,以情景式为主线,旨在通过与尼山圣境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联动,使尼山片区形成“文化标志区、文化产业区、文化体验区”的文旅发展大格局,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君子明礼生活方式展示。
济宁城投孙猛轻伤不下火线,展现新时代国企干部担当 国企担当,力求卓越
记者 李从伟 晋森 通讯员 李继峰
从普通技术员、土建工程师到项目负责人,再到济宁城投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为一名党员,孙猛一直深扎项目一线,把担当作为自觉,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质量安全、规范施工等方面精益求精。孙猛在工作岗位上,以逢山开路的冲劲、闯劲和拼劲,全面践行城投建设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力求把每一个工程做成精品工程,展现出一名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的风采和担当。
他是个以项目为家的人
身在病房却心在项目一线
近日,在医院病房里,刚刚做完胳膊骨折手术,孙猛就不时地联系各个项目部,通话内容大多是工程的进度情况。虽然身在病房,他的心却仍在项目上。如果不是前两天的那次意外,此时,在项目建设一线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济宁举办,济宁城投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尼山片区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主要包含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圣源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圣源大道沿线村庄提升改造工程。作为尼山片区重点项目负责人,孙猛面临工期紧、任务重、项目位置分散、人手缺及降雨、大风等因素影响,他明确时间图,科学组织施工,盯靠一线带头干。
一场强对流天气把圣源大道两侧的40多棵景观树吹倒,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圣源大道是参会嘉宾通往尼山圣境的必经道路,得知这个情况,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孙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风雨,在现场指挥调度,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抢修,以最快的速度对倒伏树木进行处理。
在这期间,一棵直径20多厘米、高10多米的景观树被风刮倒,重重砸在了孙猛身上,导致左胳膊起了一个大包。此时的孙猛没当回事,仍忍着疼痛在现场指挥,直到现场处理妥当,才去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后经检查为左胳膊骨折。
“孙总在去往医院的路上,还不时打电话询问现场的情况。”当时在场的公司工程部工程师范东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项目如期完工,孙猛已在工地上连续坚守了三天两夜,“明显看得出来,当时孙总的身体已经很疲惫了。”
他是一个“较真”的人
力争把每项工程做成精品
“济宁市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孙猛带领各参建单位,每天开调度会,早上7点布置当天的任务和计划,晚上开会到11点抓落实情况,对每一个施工细节都不放过。”范东伟告诉记者,“严苛、务实、较真”是孙猛给他最深的印象。
在济宁市文化中心美术馆建设过程中,孙猛对幕墙装修的每一个点位都亲自督导,每块幕墙玻璃的尺寸是否合适,屋面檐口平滑度和垂直度是否达标,孙猛都亲力亲为,发现不达标的立即找施工单位整改。
这只是孙猛工作的一个缩影。从技术员、土建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到项目负责人,身为一名党员,孙猛一步一个脚印,深扎项目一线,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规范施工等方面精细求精,努力把每一个工程做成精品样板工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猛先后获得济宁市勇于创新先进个人、济宁市2019年度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秀个人;孙猛带领的公司团队被授予济宁市勇于创新先进集体、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宁市工人先锋号、济宁市“五赛一创”劳动竞赛优胜项目部等荣誉称号;负责的济宁市文化中心项目以群体建筑荣获“鲁班奖”,济宁市文化产业园项目被评为济宁市“十佳产业项目”。
在多年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孙猛始终保持优良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项目整体运作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城投文旅公司承担的济宁市文化中心能源站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一等奖,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尼山圣境二期(鲁源小镇)项目已完成首开区景观部分施工,作为旅发大会观摩项目成功迎接了观摩组现场观摩。
新征程,再赶考,使命在肩,步履未停。孙猛将继续带领团队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拿出逢山开路的冲劲、闯劲和拼劲,聚焦聚力、精益求精,全面践行城投建设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展现出一名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的风采。
孙猛深扎项目一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