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人类指纹现身
考古专家和公安部专家都确认了!
2023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像。
  著名指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邀刑事技术专家郑道利在鉴定中。
  右耳下指纹区域及纹线示意(刑侦专家手绘版)
     一件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像,在修复过程中,意外发现疑似指纹痕迹。
  4月14日,经著名指纹鉴定专家现场确认,在陶塑人像左耳下、右耳下两个地方发现的疑似痕迹,确为人类指纹,系制作器物过程留下的立体指纹。据介绍,这些是长江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指纹遗迹。在央视第三季的《国家宝藏》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说起在兵马俑脸上发现2000多年前制作工匠指纹时,激动到哽咽。
  通过一个小小的指纹,能感觉到文物都是有生命的,甚至能感受到它的呼吸……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4000年前的指纹有什么样的故事!

  □楚小凤

疑似指纹痕迹如何现身?
  这件陶塑人像非常小,宽约2.8厘米,高约3.7厘米,经专业人士指点,在其上肉眼隐约可见一些纹路。
  该陶塑人像出土于石家河三房湾遗址地层,距今4000年左右。出土时有残缺,表面有附着物。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陶瓷文物修复师王双超在修复时非常细致,先用去离子水与乙醇1:1的混合溶液喷洒到附着物表面,待其软化后,在放大镜下,用竹签一点一点慢慢剔除。“每一处痕迹背后,都可能有一段历史故事。”该中心副主任、陶瓷文物修复专家李奇说,秉持这一理念,王双超仔细观察陶塑上是否有一些遗留痕迹,惊喜地发现了疑似指纹痕迹。
  武汉刑侦专家、“火眼神探”郑道利称,在这么小的物件的旮旯里发现细微的痕迹,相当于侦察破案中找痕迹物证,确实不容易。
微痕分析有啥收获?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部负责人江旭东博士,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陶塑人像进行了微痕分析。经测量,疑似指纹的纹线间距大约0.31至0.37毫米,与现代人接近。
  刘持平、郑道利均是著名指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邀刑事技术专家,两人受邀来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手持放大镜,轮番对着陶塑近距离端详良久,并听取出土情况、微痕分析等介绍。经一下午研判,依据痕迹轮廓及纹线走向、间距、细节点等信息,两人最终郑重地在“专家意见书”上签字,确认这两处痕迹为人类指纹,且是在制作陶塑人像过程中留下的立体指纹。
  两位专家还推测,左耳下的指纹为右手食指或左手拇指指纹,系多次叠加形成。右耳下的指纹,是一次形成,可能是左手拇指指纹,且为拇指外侧纹线。
  为了让公众对4000多年前发现于石家河人像陶塑上的人类指纹,有一个直观感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人员将显微镜下的指纹平面图打印出来,邀请郑道利在上面勾勒出了手绘版“右耳下指纹纹线示意图”。
  绘图对考古学家也是家常便饭,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则在两位专家手把手指导下,利用电脑绘图软件,另绘制了电子版“右耳下指纹区域及纹线示意”。
古今“艺术家”跨时空对话
  著名雕塑家李三汉仔细观察陶塑人像后称,4000多年前的先民,手就是造型工具,这件陶塑应是用指尖反复捏制而成。人像的喉结部位非常明显,造型美,右侧脸颊凹陷处有一定力度形成,风格向写实过渡,可以说是一件精巧的史前“微型雕塑”。“指纹应是在陶塑半湿状态下留下的,属于制作过程留下的痕迹。”
  据悉,史前指纹的发现并非孤证。此前,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发现了两枚仰韶先民指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称,石家河遗址出土近万件陶塑,除了人像陶塑,还有羊、鸡、猴、鸭、大象等大量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的造型。这些陶塑上是否还留有指纹,下一步将深入研究。
  他还称,“人始终是文明进程的主角,这些指纹一下拉近了我们与祖先的距离。”它们带着先民的温度、智慧和思想,向我们走来,丰富了我们对史前人类的认识,让我们得以窥见文明传承的细节。
    据“湖北文物”公众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