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寨村村支书张存先抓住文化“两创”新机遇
杞柳“唱”文创戏,“书香张寨”名声响
2023年06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刘凯平 通讯员 周广慧

  位于任城区唐口街道的张寨村,1600多亩杞柳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缱绻万种的柳条随风摇曳,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杞柳林是张寨村的致富林,也是张寨村的“文化林”。作为任城区首批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之一,张寨村围绕杞柳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张存先带领村民拿杞柳“唱大戏”,将普通的柳条做成工艺品,发挥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让杞柳附加值大幅提升,走出一条文化、产业振兴双赢之路。
  发展杞柳种植项目
产业文化齐头并进

  2015年10月,张寨村原村支书突然离职,村里没有了“领头人”。村民代表们专程赶赴天津,恳请已在天津某方便面厂担任生产厂长的张存先回村“挑大梁”。“当时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还欠着38万元债务。”回忆当初刚上任的情形,村党支部书记张存先不禁苦笑,“我回来之后,在一次乡贤座谈会上,大家开始把目光放在发展潜力大、符合村情的杞柳种植项目上。”
  在经过考察、论证和党员群众一致同意后,张存先和全村党员带头捐资20多万元,流转60亩土地进行试点,一年下来每亩获利1000多元,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2018年张寨村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办的济宁市嘉运农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形式,整合1689亩土地资源,全力发展杞柳产业。“2021年村里又投资850万元建成杞柳编织厂,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我们也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2022年张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2万余元。
  目前,张寨村的杞柳产品主要以柳编工艺品为主,产品形成30多个系列近300个品种,除在国内销售外,还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目前,张寨村的杞柳产业已走出一条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连片、从种植到加工、从单一到多元、从品质到品牌的发展之路。“我们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强化文化赋能,以杞柳编织非物质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柳编特色文化村。”张存先介绍,目前村内建设有杞柳园艺馆、柳编工艺品馆、产品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今年以来吸引外商参观交流洽谈11批次,形成了产业推动文化、文化提升产业的发展模式。
爱学好学蔚然成风
“书香张寨”成名片

  在张存先的带动下,张寨村聚力发展杞柳产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腰包鼓了,脸上笑容也多了。“关键是要感谢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感谢全体村民对工作的倾力支持。”张存先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经济强则百业强。村级集体经济蒸蒸日上,张存先也把目光放在了村民的思想文化建设上。“我们村地处偏僻,经济一直不发达。村风民风也是跟着经济走,现在村里经济水平上去了,思想文化水平咱们也得跟上。”
  基于这个目的,张寨村打造了“书香张寨”文化品牌,常年开展“书香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对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家庭挂“书香文明家庭星级”光荣牌。设立张寨精英助学基金,对村内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分别进行1000元至3000元奖励,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立德树人,引导教育群众向上向善、走向高尚,全村年轻人“爱学好学”蔚然成风。“现在,我们村里一共培养出4个博士后、7个博士、28个研究生,我们还有书法协会、专业技术协会。”聊起村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傲人成绩,张存先笑得十分开心,如今“书香张寨”已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在村风民俗方面,张寨村乡风文明理事会制定涵盖守法、诚信、忠孝、节俭等价值观念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知礼明德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
  张存先向村民介绍柳编工艺品。
心里的“罩”
  □ 丰家雷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有两种动物的“特性”令人捧腹,且值得深思。
  故事一:越不过的玻璃罩。
  谁才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专家告诉我们是跳蚤。居然就是那个吸血成性、传染疫病、人人讨厌的小昆虫。
  跳蚤是出了名的跳高冠军。跳蚤的身长只有0.5到3毫米,体重仅200毫克左右,可往上跳的高度可达1.5米,是其身长的一百多倍。按其身高与跳跃高度相比较,如果换作人的话,一个正常身高的人应该能跳到两百米的高度。
  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就是把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中,跳蚤轻而易举的就能跳出来;再把玻璃杯上面放一个玻璃罩,跳蚤一跳就碰到玻璃罩上,每次都是如此,跳起来——碰到玻璃罩——掉下来。几经反复,跳蚤开始变聪明了,根据玻璃罩的高度调整自己跳跃的高度,结果跳蚤再向上跳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被碰撞过。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取了下来,跳蚤却再也跳不到原来的高度了。
  在这个试验中,跳蚤给自己的心里设了限,能跳多高不是依据自己的跳跃能力,而是取决于玻璃罩的高度,久而久之,就习惯了,麻木了。这只试验跳蚤不是不能跳了,而是缺乏成长型思维,跳跃能力自然减弱了,这种现象就是“自我设限”。
  故事二:执拗的加鲁鼠。
  美洲沙漠中有一种加鲁鼠,滴水不进照样生存。它不是不需要水,而是长期生活在没有水的环境中已让它不会喝水了,只能从多汁的草或是仙人掌中获取水分,并在体内贮藏。
  有动物爱好者做了个实验,把一只加鲁鼠圈起来,并将这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全部除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沙土。时间一长,随着体内水分的减少,它开始躁动起来,不停地撞击挡板,渴望离开。这时候,人们挖了个水坑,可令人吃惊的是,加鲁鼠竟然对水坑里的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还是依旧想逃出去。后来,人们干脆把这只加鲁鼠抓住,直接往它嘴里灌水。可是,被灌水后,加鲁鼠还是冲向挡板,拼命想逃出去。实属无奈,只好把它放了,结果,它飞快跑出去找到一株仙人掌大吃特吃。
  放着身边现成的水不喝,非得按照它原来的方式来补充水分,着实令人费解。
  习惯成自然。每种行为,无形中都是习惯使然。这只跳蚤和加鲁鼠被“习惯”左右了,把习惯当成了规矩。心里的玻璃“罩”固定在了跳蚤、加鲁鼠的潜意识里,同时也“罩”在了它们的心灵上,成了它们心理上的天花板和依赖路径。
  这种依靠习惯路径的行为不仅会发生在动物身上,也会出现在我们这些号称高智慧的人身上。
  通过这两种动物的行为让我们想起了两起没有按照“习惯”办事的“失误”事件。这就是青霉素的发明和孔府熏豆腐的制作。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发明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从此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发明之一。可是它的发现却有着一段传奇的曲折故事。
  1928年,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度假回来,当走进离开了多日的实验室时。
  “糟了,长霉菌了!”他惊恐道。
  试验器皿的盖子忘了盖,结果培养细菌的培养液受到污染而发霉了!习惯的做法,就是把它一倒了之。但弗莱明没有这样做,他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球菌与空气接触长出霉菌后,葡萄球菌却不见了。他马上意识到,这种霉菌身上一定有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
  就是这样一次“失误”,让世界诞生了青霉素,使人类普遍寿命延长了24岁。弗莱明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孔府熏豆腐是曲阜一带的地方名吃。旧时孔府有许多佃户,其中有一位姓韩的豆腐户,祖祖辈辈以给孔府制作豆腐为生。一次,他家不慎失火,晾豆腐的帘子被烧着了,有的豆腐也被熏成了棕黄色。他舍不得扔掉,便用盐水煮了煮。一吃味道还不错,便送了些让衍圣公品尝。衍圣公让厨师在炖豆腐时放了些桂皮、花椒、辣椒粉等作料,炖好后一尝味道独特。从此熏豆腐便成了孔府的一道美味佳肴。
  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到曲阜,衍圣公就用熏豆腐招待了皇上,乾隆皇帝吃着十分可口,大加赞赏。
  这两件歪打正着的事情,其实就是开了个“坏头”,侥幸结了个“好果”。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可怕的。思维很容易跟着习惯走。习惯足以改变人生。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也会让人吃尽苦头。不同的习惯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结局。最初的习惯养成,往往有一种顺其自然的强烈意识,时间长了,极易迷信过往的成功经验,就如同形成了条件反射,再也难以改变了。原来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这里是这样,那里也应该是这样。天长日久,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习惯就成了规矩,人们就很少再想起当初为什么是这样,如果不这样,还能怎么样了。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习惯性的随大溜,人家咋着咱咋着,对新的事物就难以再接受了。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
  创新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就是打破旧的,创立新的。把人们从习惯的“罩”子里解脱出来。
  我们为什么普通?就是因为我们想问题、做事情都是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自觉不自觉地在原来的条条框框里徘徊,从来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惯性思维的经验主义是创新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旧事物衰亡的密码里,往往会隐藏着另一种新事物兴起的基因。
  现在看来,我们要真的感谢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的制度还不健全。弗莱明教授在休假前竟然忘记将试验器皿盖上盖子。这是多么大的失误,典型的人为事故。通常的做法是责任人应该也必须受到处罚,起码要处分当事人,同时还要举一反三,要求全体科技人员要熟记条例规范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严格再严格,规范规范再规范,确保每一个试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来操作。否则从严从重严惩不贷。
  再就是孔府的衍圣公也太没有规范意识了,做的豆腐被火烧了,熏黄了的豆腐还叫“豆腐”吗?豆腐从降生那天起就是白色的啊,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标准”了,怎么到韩家就变成棕黄色的了,这不是重大“失误”是什么。
  做领导的总是习惯性要求下属一切都按照上级指令步调一致齐步走;当老师的总是习惯性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一个模式来做题;当家长的总是习惯性要求孩子要乖乖听话,别“另类”。长此以往,必将路径依赖日甚,创新思维渐无。
  看看跳蚤和加鲁鼠,想想青霉素和孔府的熏豆腐,细思极恐。如果没有这两次意外“失误”,救命的青霉素和美味的孔府熏豆腐谁知道何时会走进我们的生活呢!
  的确如此,人类历史上哪一次重大进步不是冲破旧的束缚创造出来的?又有哪一项重大成就是由于按图索骥、墨守成规取得的?
  要知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规矩不是规律。要打破的就是不符合规律的规矩。
  是时候了,该打破我们心中的“罩”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