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
助力打造内河航运“智慧化集装箱示范港”
2023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党建引领技术创新,实现发展加速跑
  本报济宁6月12日讯(通讯员 潘璇 姜鹏) 近年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纳科技)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人才、产品、技术”三大升级,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技术创新、生产研发等中心工作相融合,资产规模不断壮大,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营收实现了稳步增长。
  开拓引才通道,注进“外部活水”。坚持“党凝聚人才、党管人才”方针不动摇,立足企业“科技先锋”党建品牌,成立重点项目党员突击队、党员科研课题攻关队等主题先锋队。出台“高端人才引领发展”激励措施,引进多名“即插即用”高层次人才,组成高端研发团队;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山东科技大学建立产学研基地,与山东大学建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矿大开展了项目深度合作,构建多方协同的多元育人体系,实现了“引进人才、带入团队、促进产业、提高效益”的新突破,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投放市场,跑出了绿色矿山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加速度。
  加强内部培养,激活“一池春水”。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双线并进的方式,持续提升队伍技术创新水平。公司党组织、团委利用党课和团课的形式,每周组织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及青年员工回到“学校”课堂,通过高端人才上讲台授课,或大家互为“老师”,交流自己在技术研发和现场操作中的心得和思路,积极推动“产、学、研”相适应、相匹配,加快了项目的实施落地,五大系列电器新品陆续投产,累计获得300余种煤安证书、50余项国家专利,大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注重激励考核,点燃创新热情。打造“1+4+N内强素质”正能量团队,即以党组织为引领,凝聚“行政、工会、共青团、部门”四种力量,辐射N个职工研发团队,开辟“标准亮点工程展示台”,通过党员“三亮三比一争当”,评比销售冠军、技术能手、研发先锋等活动,营造了“学先进、比先进、当先进”的氛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力量,推动公司由传统的维修加工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变,先后自主研发了永磁同步变频调速一体式电动滚筒、永磁同步变频调速一体机、高压组合变频器、超高压压滤设备、HTDS智能干选系统等智能新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智能制造场景企业、山东省青年安全示范岗、济宁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济宁市重点实验室等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
  下一步,海纳科技将继续坚持党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技术转型发展,尚德务实、创新致远,全力打造环保节能知名品牌和绿色矿山智能装备制造领先企业。
  海纳科技研发人员在现场交流。
鲁泰控股集团鹿洼煤矿 党员“亮”在明处、“比”在常处、“争”在实处
  本报济宁6月12日讯(通讯员 韩宗帅) “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开展以来,鲁泰控股集团鹿洼煤矿锚定矿井“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和“管理提升年”任务目标,积极落实“三亮三比一争当”工作举措,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热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矿井生产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亮”在明处,党员身份亮出来。该矿利用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持续营造浓郁活动氛围,针对不同岗位实施不同的身份亮化方式,“谁是党员,一目了然”。在井上工广厂区,党员胸前的党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井下百米巷道,党员安全帽上的党徽在滚滚乌金的衬托下光彩夺目;在党员活动室,包含党员姓名、职责、岗位承诺的“党员承诺”公示牌板整齐排列;在执勤岗点,“党员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为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登记引航;在煤炭发运场所,“党员志愿者”的袖章灵动繁忙,为忙碌的司机倒上一杯热水;在—350给煤机岗位,“党员示范岗”的牌子伴随着设备的运行微微跳动;在—450南翼第七联络巷,“党员责任区”的胶贴伴随着徐徐清风沙沙作响。矿井上下,党员的身影随处可见,党员的职责尽人皆知,党员的承诺铿锵有力,真真切切地把“党员”凸显出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比”在常处,先锋作用显出来。持续开展“比作风、比业绩、比贡献”,教育引导各科室、区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三比”工作举措。在物料存放库房,鲜艳的党徽戴在管理员的工作服上,把各类物品仔细核对,确保数据更新及时;在掘进二工区的公示栏上,两张红色的“每日掘进进尺工作表”引人注目;在副井井口检修现场,三顶带有党徽的“安全帽”冲在扛钢轨的最前面;在—450皮带巷道,两顶带有党徽的“安全帽”在幽暗漫长的巷道内缓慢前行,认真检查着皮带机的每一个部位,越是劳动强度大的地方,越能彰显党员的作用。此外,矿井统一开展了“降本增效、党员先行”主题活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制定修旧利废、节能降耗工作举措,签订《降本增效承诺书》,在降本增效工作中走在前、当表率,当好排头兵。
  “争”在实处,为民服务做出来。鹿洼煤矿通过深入井下一线和生产现场调研、发放意见征求表、与现场作业人员面对面交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知职工所需、明职工所想,针对性制定“我为职工办实事”工作举措。在停车场,6名党员顶着骄阳,不停舞动铁锨,将一堆堆矸石充填到损坏的路面上,修复路面,方便车辆过往;在工广花园旁,面对绿植修建后凌乱的现场,4名党员第一时间化身环境卫士,及时清理路边垃圾;在副井井口,5名党员利用工友上下井时间,开展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知识趣味问答,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在洗衣房,10多位党员面带微笑,分发衣服、缝补衣衫,为广大下井职工送上了温暖。
  “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党员干部“比”和“争”的精气神,激起了党员干部“敢”和“干”的奋发劲,“亮身份、亮标准、亮业绩”,亮出的是眼前的光、心中的魂,“比作风、比业绩、比贡献”,比出的是全矿上下的团结拼搏、其利断金,“争当服务标兵”,争出的是鹿洼人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心。
  本报济宁6月12日讯(通讯员 孙新茂) 在山东济宁龙拱港的堆场内,一辆辆HAV无人集卡有序运行,凭借北斗导航、5G通信、多传感器融合智能感知,实现车辆任务分配、路径自动规划。
  这是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和济宁能源龙拱港联合打造的5G+智慧港口项目,成为全国内河首家全流程自动化的“智慧、绿色”集装箱港口。项目依托中国移动高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将集装箱、装卸桥等大型集装箱作业机械的自控系统状态信号、定位信号、视频监控图像信号等信息实时传到后方中控室,由远端中控室的操作司机利用5G回传的高清视频流信息和设备状态信息对港机进行装卸集装箱作业,大幅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无人集卡全场高精定位2厘米以内,停车对位时间5秒钟以内,比传统人工集卡对位效率提升30%以上,我们是全国第一家常态化运行无人智能水平运输的内河港口。”龙拱港科技信息负责人张艳东说。
  据了解,龙拱港自动化的四大核心系统做到了全域国产化,解决了自动化港口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成为全国集装箱港口唯一,为内河港口自动化建设和海港设备国产化替代提供了“龙拱方案”。
  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为龙拱港打造融合5G行业专网,5G网络采用中国移动5G+MEC尊享专网方案,构建2.6GHz和700MHz融合的全联接5G SA无线网络,对港口运输要素实现全面感知,进行自动化安全监控、自动化调度。港口内部署2套MEC边缘云平台,承载采用中国移动独有SPN网络,港口作业设备所采集数据能在毫秒级时延内反馈给执行系统,实现了园区内闭环控制。不仅让数据不出园有效的保护了企业信息,而且降低回传带宽消耗和访问时延。
  通过科技赋能,龙拱港实现了从堆场到装船全流程无人作业,以智慧、高效的运营模式,助力内河航运货物周转效率提升。下一步,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将继续发挥5G优势,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推广通信服务、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多场景融合应用,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注智赋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