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护“心”演绎生命故事 “救心保护神”背后的海大力量
2023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李孟霏

  2019年,海大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威海市胸痛中心联盟单位之一,先后为近千例胸痛病人解除病痛,其中半数为急性心梗患者。
  在这其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都在心血管内科大夫的及时应对下化险为夷,通过一次次与死神的战斗,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成为造福一方患者的“救心保护神”。
  “医学是复杂的,我们治的是病,医的是人。”海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宋军贤说。
  目前,海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已先后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山东省心脏康复中心联盟单位、山东省难治性高血压联盟单位、威海市胸痛中心联盟单位、威海市房颤联盟单位、威海市心衰中心联盟单位等。 
  急性心梗三遭室颤危机
海大医院全力抢救唤“心”生

  4月26日早6点,来威旅游的李大叔突感胸闷、憋气,伴全身无力、大汗,持续不缓解,急忙拨打120电话,被送至海大医院胸痛中心就诊。急诊医生立即行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抬高,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抢救刻不容缓!急诊医生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将患者心电图发至微信群内。心血管内科专家吴同果教授和宋军贤主任确认后,一边指导药物口服,一边以最短的时间赶往医院,同时通知导管室做好术前准备。
  患者病情极为凶险,有急诊手术指征,此时最要紧的就是先打通堵塞血管,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患者家属远在河南,医生立即电话告知家属病情。经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胸痛中心团队马上一键启动导管室,在患者到达导管室后,立即行冠脉造影,示右冠近段完全闭塞,左前降支近段狭窄最重处约98%。
  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争分夺秒,找到右冠为“罪犯血管”,迅速置入支架一枚。术中患者先后发生3次室颤,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一度低至61/46mmHg,命悬一线。医护团队遂急给予胸外按压、电除颤,患者才恢复意识,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术后患者胸闷、憋气症状减轻,安全送入病房。在经历三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后,胸痛中心团队终于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为患者重新打开了生命通道。
当髋部骨折遇上心脏病变
起搏器为九旬老人保驾护航

  近日,海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一九旬髋部骨折老人植入起搏器,成功保障了骨科手术的顺利开展。
  91岁的李大爷在家喂鸡时不慎摔伤,即感到右髋部疼痛,无法活动,家人急送至海大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结合老人相关检查、评估需进行骨科手术治疗。
  考虑老人年事已高,且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如果直接进行骨科手术,风险会很大。创伤骨科立即邀请心血管内科专家会诊,经充分讨论,以及评估术中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建议先为患者实施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再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为尽早为老人植入起搏器,保障骨科手术的及时开展,心血管内科专家吴同果教授和宋军贤主任认真评估病情、反复术前讨论,经过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在导管室血管造影机引导下,经锁骨下静脉入路,成功植入起搏电极,术中精准将电极放置到准确位置,调试起搏参数,手术圆满成功。四日后,创伤骨科团队为老人开展了骨科手术,在起搏器的保护下,老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非常成功。
演绎时间与生命的故事
治疗水平居国内领先

  在海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一例例病患能够成功得到医治,并且在患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这与该科室拥有的一支优秀的医疗人才队伍是分不开的。海大医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不断提高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为该科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此外,该医院还连续举行了多届“心血管医学论坛”,授课专家均为北上广及省内著名专家学者。目前心血管内科拥有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开拓进取的专业医疗团队。
  “我们科治疗比较多的疾病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宋军贤主任介绍。目前在心脏病人的急救方面,该科室拥有了先进、成熟的模式,能够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复杂冠脉病变、危重冠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并先后开展了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永久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及三腔起搏器的置入术和室上速、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电复律术及ICD置入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常规开展了高血压达标及相关病因的监测及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规范化治疗、肺栓塞的溶栓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等,已经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
  此外,医院对传统的心梗救治模式进行优化,建立了急性心梗救治新模式,成立了以院前急诊急救、海大胸痛中心微信群、导管室团队为核心,乡镇医院“海大胸痛中心医联体”和社会网络多层次快速反应的平台,在出现胸痛患者的第一时间进行规范化快速诊疗。“当救护车接到病人时,急诊人员即刻将检查情况通过手机远程发到胸痛中心微信群,经专家确定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一键启动导管室,心血管内科专家及导管室马上准备,且实施‘先救治、后收费’的制度,将病人直接送往导管室手术。
医者初心写担当
  心血管内科医生是离心脏“最近”的人,经常穿着重达20公斤的特制铅衣,站在手术台前进行心脏手术。比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手术,需要在X光照射显像的帮助下,为患者进行精确手术,容不得丝毫马虎,一台手术有时需要进行数个小时。
  对此,科室主任宋军贤说,“心内科医生不光是身体累,还有精神紧张,病人的病情随时会变。心内科大夫们养成了反应迅速,办事麻利的作风,碰到任何问题得马上处理,不处理可能生命就没了。”
  自任职以来,宋军贤先后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身为科室主任,他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带领心血管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医院重点科室。 
  科室的吴同果教授则从事心脏介入诊治工作4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如此,他对心血管内科疑难杂症也具有独到见解,对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病和心血管疑难杂症的诊疗、危重病人抢救均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两位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科室相继开展了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挽救了患者的心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并相继成功开展了复杂冠脉病变、危重冠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使广大患者获益,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百分之百的安全”,
  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其中大部分是慢性病、老年病。老年人,心里承受力差,容易胡思乱想,海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就当起了“心理导师”,为病人做思想工作。
  “治愈病人的幸福感可以抵消一切辛苦劳累。”这是宋军贤以及他带领的海大医院心内科医生始终挂在嘴边的话。
相关链接
  宋军贤,海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融·会贯通”STEMI规范化院前溶栓项目执行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预防学组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协会心血管慢病分会委员,山东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会心血管分会第一届理事,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基层学组委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