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以“数据线上跑“代替”专家线下跑”
今年已开展远程异地“就近评标”323次
2023年07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烟台7月20日讯(记者 钟建军 实习生 赵文龙)7月1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工作情况。
  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伟在发布会上介绍,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实施了“YT智联云端”、招投标“掌上交易”、远程异地“就近评”、金融电子保函等智慧交易服务,着力打造公平公正、阳光透明交易服务。2023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1629宗,交易金额296.66亿元。
  构建平台体系打造“信息枢纽”。立足全市,建设一体化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横向上,涵盖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水利和交通工程、工业与信息化工程、政府采购等领域交易信息,实现了平台的分行业、分层级使用;纵向上,全面贯通国家、省、市三级交易系统,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区市中心“1+10”同网模式,实现领域信息“市区一体”公开。
  依托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交易服务,为行政监督部门提供监督通道,动态推送监管数据,充分发挥出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枢纽,公共信息载体,身份互认桥梁,行政监管依托”作用。
  深化数字赋能创新“智慧交易”。创新“云端管理、智能见证”服务。以争创“山东省首批公共资源数据交互试点单位”为契机,在全省率先构建起“YT智联云端”总控平台,电子平台与交易场所管理无缝对接,实现了交易场地线上预约、专家进场刷脸管理等。
  创新推行远程异地“就近评标”。搭建虚拟评标室,构建“1个主场+N个随机副场+N个专家随机异地评标”新模式,以“数据线上跑”代替了“专家线下跑”;同时充分利用评标场所选择的“随机性”增加了评委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评标场所由“集中固定”变为“随机分散”,有效防范了围标串标等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远程异地“就近评标”323次。
  首创“智联e办”掌上服务。在省内率先推出公共资源“智联e办”App,以“信息点对点推送、交易监管全覆盖”为目标,系统开发多项移动功能,为交易主体提供信息查询、在线开标、开标直播、二轮报价、澄清答疑等服务;同时,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掌上监督、开评标直播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等10项服务。截至目前,“智联e办”App累计注册用户近2万个,日均登录使用量1000余次。
  实施智慧监管推动“阳光交易”。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市场主体所需,上线运行了“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无缝对接,为企业提供费用小、时效快、保密性强、办理便捷、全程留痕的电子保函金融服务,实现电子保函申请“全程网办”“秒批秒办”,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占压和流动资金紧张难题,有力提升市场活力。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成交电子保函业务426笔、担保金额1.1亿元。
  下步,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充分发挥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平台枢纽作用,进一步优服务、疏堵点、减环节、降成本,营造更加便捷高效、阳光透明、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助力市场主体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