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街道绘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新图景
202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济南市历下区姚家街道,户籍老龄人口已超过4万人,进入深度老龄化。为积极应对老龄化需求,姚家街道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工作力度不断加码。今年以来,姚家街道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着力打造“姚筑未来,家和民安”养老服务品牌。

  长者食堂悄悄现身边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度”

  今年9月,友谊苑社区长者食堂揭牌开业。这里,不仅是老人的“小餐厅”,还是社交的“活动室”。早上9点多,老人们就陆续来了,坐在一起或开怀畅聊,或吹拉弹唱,等中午11点半开饭。
  根据老人年龄,长者食堂有不同的补贴。行动不便的,还可以送到家里。“饭菜都是由厨师现做,食材也很新鲜,来吃的人很多。如今,我们身边的为老服务越来越多了。”家住友谊苑南区的李素芳退休后发挥余热,到长者食堂当了一名志愿者。
  姚家街道会同区民政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目前,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3处。“推动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是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的终端和神经末梢。我们在现有工作基础和历下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的定性定量标准基础上,结合辖区实际适度抬高工作目标和要求,强化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姚家街道分管养老的同志介绍。
养老服务和需求适配
服务供给水平“加高度”

  走进汇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面积虽然不大,但房间非常干净,老人们正在有说有笑地交谈着,度过热闹又欢乐的一天。68岁的段培蓉刚刚结束“银耀泉城——我和我的故事”分享会,正沉浸在愉悦中。“我每天都来,这里的故事会、才艺汇演、养生讲座、中医康复天天有,再和邻居们一起聊聊天,很开心!”说起在这里的生活,段培蓉直言“非常满意”。
  “平时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没时间照顾老人。老人因行动不便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挺孤单的。”居民杨洸带着82岁的老母亲来到汇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体验家门口的日托养老服务。
  据介绍,在姚家街道既有针对老年人个体需求变化的串联式服务跟踪与转介,也有针对各方面服务资源整合的并联式整合机制,让服务供应和需求得到有效适配。在友谊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除了助餐服务以外,中心还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护、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等多功能服务,并可把在社区提供的所有养老项目延伸到家庭。
  “我们还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为有需求的老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开展居家上门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满足老年人居家就近就便接受专业照护的需求,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右典照护总经理齐俊涛表示。
家门口养老有温度
推动社会参与“加广度”

  为了保证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姚家街道引入山东右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提供连锁化服务。
  在这里,街道社工站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助力社区养老新实践,定期组织陪伴带老人做活动、孵化老年社团,促进社会参与,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外,日间照料中心还内设了护理站,定期为老人们开设医疗保健讲座、义诊、中医理疗,为老人把好健康第一关。
  姚家街道依托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日常需求,打造新型中心城区养老“姚家方案”。“我们瞄准社会需求,通过精准、贴心的服务,真正让老年人信赖、家属放心,在工作中不断加强管理和创新服务模式,保持专业、科学、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精绘‘工笔画’,变为‘实景图’。”街道主任王夏爽说。        (冯玉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