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人员“堵门执法”,城管部门别当“甩手掌柜”
202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 王学钧
  在城管服务工作量大、城管队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城管部门可以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将部分服务外包给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但是,购买外包服务的城管部门不能一包了事,必须尽到自己的监管之责。

  近半个月来,上海市闵行区兰坪路上多了一道“景观”。过往的人们经常看到,数名统一着装、疑似城管队员的人,一字排开站在一家折扣食品店的门外,双手背在身后,一脸严肃地注视着店内。
  原来,这是某个外包公司的人在工作。这家外包公司受当地城管部门之聘,协助管理辖区内的市容市貌。据说,外包公司的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涉事店铺存在卸货时经营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当行为,遂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最终采取了这种办法——每当涉事店铺有进货要搬运时,就“堵门执法”,要求店铺在半个小时内装卸完毕。
  相比于此前曝光的某些个案,这么做看上去要克制得多、文明得多。可实际上,如此“执法”同样是任性和简单粗暴的。
  对相关外包人员而言,无论是认定卸货时经营属于应予制止的“不当行为”,还是连续上门“瞪眼”,要求商家在半个小时内装卸完毕,实际上已经是在独立执法,是做了至少只有城管执法队员在场才有权做的事。
  可是,他们至多只能算是城管执法协管人员,并没有独立执法权。按照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虽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招用或劳务派遣等形式配置城市管理执法协管人员,但是,协管人员只能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
  其实,就算有城管队员在场,外包人员也不该这么做。如果涉事商家的行为确有不当,且劝阻无效,依法依规给予惩戒就是了,大可不必如此这般“堵门执法”。在这么多沿街店铺中,持续性地对着某家店“使劲”,更像是一种“软暴力”,对营商环境有着更隐蔽、更深刻的伤害。
  外包人员的权力僭越跟相关部门管控不力有很大关系。事发之后,当地城管部门的表现更像是“甩手掌柜”。面对来访记者,相关工作人员极力“甩锅”——一切都是外包人员干的,这些人不是城管队员。
  这种回应也太业余、太不负责任了!外包公司是你们找的,外包人员是你们聘的,出了事你们难逃干系。在城管服务工作量大、城管队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城管部门可以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将部分服务外包给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但是,购买外包服务的城管部门不能一包了事,必须尽到自己的监管之责——不能从不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购买城管服务,不能把不应外包的城管服务事项外包出去,并且要承担外包人员从事执法辅助事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这样看来,接下来,当地城管部门及其上级部门该做的事还有很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