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老油田”焕发“新青春”
孤东采油厂稀油自然递减从12.2%下降为8.2%
202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10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尹永华 宋鸿斌) 今年前10个月,孤东采油厂稀油自然递减率为8.2%,较去年同比减缓递减4个百分点,稀油控制自然递减率在胜利油田名列前茅。
  孤东油田勘探面积仅有118平方千米,油区勘探开发程度高,目前采收率43.6%,采出程度41.7%。如何让高速高效开发37年的孤东油田减缓递减、实现效益稳产,是孤东采油厂干部员工亟需解决的一项难题。
  今年以来,孤东采油厂围绕深入调能量、降含水、控递减总体目标,精准把握油藏状况认识、开发规律认识、开发状况认识、剩余油的认识、工艺的适应性和全过程管理,通过分类施策,打出“组合拳”、弹好“协奏曲”。
  深化地质研究是减缓递减的前提。近年来,孤东采油厂通过院厂合作和内部自研相结合,实施精细油藏描述项目32个,覆盖地质储量2.05亿吨,有效指导了开发调整;精准识别储层内部构型、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极端耗水层带,指导产能建设和开发调整效果进一步提升,孤东采油厂平均单井日产油同比提高0.4吨,产能达标率提高4.2%。
  聚焦做足“水文章”、多产“效益油”,孤东采油厂强化油藏、工艺、地面协同,抓好水质改善、投转注、工艺提升等举措,突出一体化提升,切实注好水、注足水、注有效水,持续夯实稳产基础。
  针对非主力层供液差和不完善井区,孤东采油厂通过投转注、高压强化注水、局部增压注水及老井治理恢复有效流线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驱替方向,确保井区能量补充。
  为确保注有效水,他们在工艺上与长效管柱相结合,能分则分,应分尽分,长寿命配套,管理上优化洗井方式,实现欠注井层井动态清零,注采对应率、分注率、层段合格率指标持续提升,地层压力保持率97.4%,持续领跑油田开发单位。
  调整注采结构是老油田减缓递减的核心。近三年来,孤东采油厂以调能量、控含水、降递减为思路,坚持“循序渐进、分类施策、提限结合”的原则,实施注采结构调整方案32个,减缓自然递减1.3%,吨油运行成本降低106元,驱替动用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孤东采油厂围绕提高储量动用率和经济采收率的目标,转换开发方式,化学驱由稀油油藏拓展到稠油油藏、由整装油藏拓展到零散砂体、注入段塞由小段塞拓展到大段塞。
  通过加快转化学驱开发,规模化推广成熟技术,加快攻关接替技术,持续强化剂管理,孤东采油厂近三年新投化学驱储量2432万吨,储量接替跑出了“加速度”,化学驱产量实现箭头向上。
  孤东采油厂以保持井网动态完整性为目标,依托多种途径切实发挥每口井的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利用油田自主扶停专项预算、内部扶停等相关政策,发挥采油厂资源与专业化队伍技术优势,年均实施优化扶停130口井、增加SEC储量28.8万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