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数据显示,胜利油田东胜公司无棣采油管理区日产量,较年度日均水平超产14吨,整体开发形势利好。今年以来,无棣采油管理区紧紧围绕东胜公司党委“1657”工作主线,聚焦原油产量目标,全体干部员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足干劲,通过加强“三个注重”工作措施,掀起原油稳产新攻势,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王晶
注重“对比分析”
在优化生产运行中求突破
“从生产指标对比分析中,往往能找到优化生产运行‘密码’。”面对东风港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资源接替不足、稳产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无棣采油管理区经理蒋建亮在年度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要深入分析每项生产指标背后所存在的问题,为原油上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产量上得去、稳得住、有效益。
在持续优化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地质开发人员发现欠注水井车44-43井与车44-49井所对应的车44-41油井出现供液不足情况。管理区及时对水井恢复注水,目前车44-41油井液量上涨2.8吨。
通过加强对周产量、产销差、管输、内倒等生产指标对比分析,加密跟踪近期作业井及洗井含水恢复情况,分单元持续跟踪产量曲线三步法,无棣采油管理区在不断夯实稳产基础的同时实现了稳中有升。
注重精准施策
在主抓两条主线中夺效益
“让低效井焕发‘新活力’,是管理区稳产的重要支撑。”围绕精准挖潜与降本增效两条主线,地质开发人员依托油藏静态和动态资料精准论证技术对策,通过细化小层分析,锁定车408-5油井仍具有潜力层。
经过近半个月的研究分析,地质开发人员决定通过补孔合采措施,对这口油井精准挖潜,预计日增油3.5吨。
在挖掘低产低效井潜力的基础上,他们还组建工作专班深入生产现场,建立油井管理长效机制,实时关注单井功图及监测套压情况,及时调整油井生产参数和间开制度。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管理区共调整参数18井次,在保证整体产量稳定的情况下日节电416度。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措施、机制一体化,让精准挖潜与降本增效实现“双提升”。
注重注水补能
在平衡地层能量中促发展
“随着东风港油田开发的持续深入,地层自然能量逐步减弱,抑强扶弱、平衡能量仍是促进发展最成熟、最经济、最稳定的解决办法。”在动态分析会上,地质开发人员深入剖析油藏开发情况,摸清单元/井组/单井油藏潜力,分析注水井网和流线。
通过扶停水井、酸化解堵增加注水量,他们实施注采动态调配,改善注水流线,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以车40-25-29井组为例,经过注采调配后,车40-27-41受效明显,油井液量大幅上升,含水持续保持稳定,峰值日产油上涨4.2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下一步,无棣采油管理区将持续秉承油水井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夯实油藏稳产根基,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助推油藏开发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