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人乐一碗面
2024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莉莉(壹点号:微乐园)

  众所周知,潍坊是一个有着8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城市,这里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原称“潍州”“潍县”,还是风筝的故乡,享有“世界风筝都”的美誉。而许多独具特色的老字号美食同样闻名遐迩,潍坊三大名吃之一的“和乐”正是绕不开的话题。
  “和乐”二字最早出现在《诗经》里,《小雅·鹿鸣》中有“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小雅·棠棣》中有“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汉书·董仲舒传》里也曾记载:“百姓和乐,政事宣昭”。这些“和乐”皆是和睦安乐之意,后来和乐演变成了潍坊的一道美食。
  潍坊和乐其实是面食,它是用一种带有细孔的和乐床子挤压出来的圆柱形面条,经煮熟后,把加了大料熬制而成的鸡鸭卤浇在面上,然后再加上鸡鸭肉丝、憨肉切片、还有吊好的蛋皮、甜蒜片、香菜末、红辣椒油等配料,不仅好看,味道也很鲜美。
  秀色可餐的和乐,与食材的选择、制作工艺的考究是分不开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潍坊南依沂山,最大的河流潍河的源头即来自沂山,这里的小麦不仅粒大饱满,而且磨出来的面粉很有筋力,更适合做和乐。
  潍坊和乐不仅是一种美食小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老潍县城里有一大户人家,家大业大,人丁兴旺,几个儿子成家后,妯娌之间时常为财产闹矛盾,无奈之下,这家老爷子打算给孩子们分家。分家前,全家在一块儿吃了一顿从来没吃过的饭,大家一品尝,味道鲜美,唇齿留香,却不知叫什么名字。老爷子灵机一动,告诉全家人:这是和乐,并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们兄弟妯娌之间日后互帮互助,和和乐乐,仍然像一家人一样。儿子儿媳们听了这番话感到非常惭愧,此后和好如初。不管此传说是真是假,故事极具正能量,所以为人乐道而流传至今。
  和乐在潍坊的发展历史已有150多年,潍坊人称和乐为“huo luo”,很大程度上带有老潍县方言的韵味,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叫法一直这么延续了下来。有记载说,“和乐是清代潍县籍朝廷重臣陈官俊与其子陈介祺推介给家乡的。陈官俊在山西做过官,后又擢升为京城高管。他熟悉山西的饸饹,同时有条件了解皇室御膳饸饹的做法,便对此加以改进……”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由饸饹改为和乐,民国时期作为商品走向社会,仅限于聚丰楼、会仙楼等几家高档酒店,后来才逐渐被老百姓所知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和乐就这样由官宦之家传到了寻常百姓家,如今成了潍坊地方名吃,与城隍庙肉火烧、朝天锅并称潍坊三大名吃。
  和乐美味,寓意也好,过去常听老人说:如果你来潍坊不吃上一碗和乐,如同没来过潍坊一样。可见和乐与潍坊这个城市有着多么深厚的渊源。
  (本文作者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刊签约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