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纪念章,引发淄博全城爱心接力——
94岁抗美援朝老兵丢失的“宝贝”找到了
2024年06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13日上午,吕更文老人的纪念章失而复得,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市民杨先生帮忙找到纪念章,老人家属送锦旗感谢。
     马玉姝 赵原雪 张晓光
淄博报道
  
  60多个小时的爱心接力,终于有了结果。
  时间拉回到6月11日,端午假期后的第一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收到一个来自九旬老兵家属的“特殊请求”:“请帮我们寻找一枚丢失的纪念章……”
  原来,端午节当天,淄博抗美援朝老战士吕更文在外出时,不慎丢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家里人多方寻找未果后,不得不向媒体请求帮助。
  一枚纪念章,情系老人的军旅一生,找回纪念章,也是找回老人的精神寄托。
  令人感动的是,经齐鲁壹点报道后,求助信息迅速得到广大网友和媒体关注。一时间,一场“寻找遗失纪念章”的行动,在无数淄博人民的爱心接力下展开。
  排查、搜寻、传播消息……从不慎遗失到失而复得,历经60余个小时,6月13日上午,那枚丢失的纪念章,终于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回到了吕更文的手中。
失而复得的纪念章
  6月13日上午,在吕更文家中,老人小心翼翼地捧着失而复得的纪念章,眉宇间满是欣慰。“它回来了,终于回来了,今天晚上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他高兴地说。
  吕更文的儿媳妇卢兴珍介绍,13日早上8点左右,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姓杨,在路上捡到一枚纪念章,样貌跟寻物启事上的纪念章一模一样。在杨先生的描述中,卢兴珍确认这就是老人遗失的那枚纪念章。随后,她将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吕更文。
  “老人知道纪念章找到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据卢兴珍介绍,捡到纪念章的爱心人士,是世纪花园社区水站工作人员杨先生。
  “我那天送货回去,经过一个过道,看到绿化带里有个发亮的东西,我就好奇地停下车,走近去一看,发现是一枚纪念章。”杨先生说。
  “我看到纪念章背后印有‘中央军委’的字样,底下还有编号,看起来挺珍贵,我就拿回去,给老板和同事看了看。我们老板说,‘你上哪里去找人家啊,也没有个联系方式。’我就先拿回家了。”
  据杨先生介绍,“12日下午回家,我原本都是从社区北门走,那天破天荒从西门出去了,正好就看见了这个寻物启事。我认真看了看,启事上的纪念章跟我捡到的一模一样。我一看老人是抗美援朝老兵,都94岁了,就很激动地打了电话。”
  吕更文的家人为表达对杨先生拾金不昧善举的谢意,专门送了“拾金不昧”的锦旗。
  “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多亏这么多部门、这么多热心人士共同关注这个消息,我才有机会找到纪念章的失主。老兵们是为我们保家卫国的英雄,没有他们浴血奋战,也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杨先生说。
  据了解,这枚纪念章是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颁发给健在老战士老同志的纪念章,非常有纪念意义。
  一枚纪念章,既承载着英雄们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也是他们浴血奋战的光荣印证。
令人动容的爱心接力
  时间回到端午节那天。10日上午11时许,吕更文自己推着轮椅出门散步,把自己曾获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戴在胸前,等到归来时却发现,挂在脖子上的纪念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根空空的挂带,老人立马变得十分沮丧。
  家里人看着94岁的老人茶饭不思、闷闷不乐,都焦急万分,沿着老人当天的出行路线找了几遍,均失望而归。
  “这枚纪念章,老爷子这个月一直随身戴着,自从丢了之后,他就一直吃不下睡不着,时不时看着纪念章的盒子出神,一直在回想自己是在哪儿丢的。”老人的儿媳妇卢兴珍告诉记者,老人曾经是抗美援朝的一名战士,1951年在莱芜参加志愿军,1953年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立下三等功。
  “老人年事已高,保家卫国是他一生的荣耀与信仰,这枚纪念章,也是他的骄傲和精神寄托。”卢兴珍说,听老人讲,纪念章遗失范围,是在张店世纪花园西门至第六人民医院东门,以及医院北门这一带。
  为了找到遗失的纪念章,家里人几乎全员出动,顶着42摄氏度的高温四处寻找,老人的孙子还在各种社交平台发布寻物启事,希望有人提供线索,找回爷爷的“宝贝”,但始终无果。
  卢兴珍说,丢失纪念章的那段时间,吕更文老人总是呆坐在沙发上,不时发出阵阵叹息——“心里着急,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寻物启事一经发布,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发动身边力量,用不同方式帮助老人寻找。
  环卫工人、社区网格员、公安民警、救援队……无数忙碌的身影汇聚成温暖的洪流,都想尽快帮助老人找到纪念章。
  世纪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邵涛还组织发动网格力量,在20多个网格群里转发,扩大寻物消息覆盖面。
  “在扩散信息的同时,我们还动员网格员在老人出入的社区西门附近寻找,希望能够尽快帮助老人寻回这个重要的‘精神寄托’。”世纪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辛英说。
  收到老人遗失纪念章的消息后,连日来,张店公安分局民警根据老人所描述的行动轨迹,对附近监控进行了排查,并赶赴现场,对可能的遗失地点进行搜寻。“我们尽可能缩小查失范围,帮助老人尽快找到纪念章。”民警说。
纪念章背后的热血传承
  如今,随着这枚纪念章失而复得,也揭开了老人热血传奇却深藏功名的一生。
  吕更文十七八岁时,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男子汉就应该保家卫国,既要保护家人,也要保卫国家。”朴素的一个愿望,让他背起行囊,踏上了远行征战的道路。
  然而战争的残酷,在刚刚横跨鸭绿江时就已经显现。
  “还没做好战斗准备,我们就遭遇了轰炸,没有防护没有掩体,我却幸运地生存下来,等到轰炸机飞过后,幸存者再集合,然而,一些战友、老乡却再也没有站起来。”吕更文说,当时他咬咬牙,继续前行,来到前线。
  在战场上,经过大大小小的阻击战,吕更文从一个青涩的小战士,迅速成长为一名勇敢坚毅的军人。然而,成长的代价是巨大的,无数战友的伤病与牺牲,让年少的吕更文更懂得了当兵的意义,只有战争胜利,才是对牺牲战友最好的慰藉。
  “上了战场就是打,已经打红了眼,哪怕水土不服,拉肚子也要提着裤子上去打。”吕更文说,战士们不分白天黑夜地阻击敌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胜利。虽然战争很惨烈,但经过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了阶段性胜利。
  虽然那段浴血奋战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但难忘的记忆,却深深扎根在吕更文的心里、脑海里。
  当年的战斗故事,就这样从吕更文的记忆里,一代代地传递,他一直告诉家人,要有吃苦耐劳、不怕艰难的精神,他常说,再苦能苦过从战场上浴血奋斗的战士?
  “这枚纪念章的重量,不仅是对父亲个人荣誉的证明,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无声纪念。”从小跟随父亲长大的女儿吕慧,更懂得父亲重视纪念章的原因所在。
  “每次看到纪念章,他都会和我们念叨,这是很多战友用自己牺牲换来的奖章,我们能看到能摸到,可他们却永远留在了那个战场。”吕慧说,老人守着这枚纪念章,就是守住与战友们共同的回忆与荣誉。
  纪念章失而复得的60多小时,揭开了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浴血奋战的光辉过去,也见证了淄博全城爱心汇聚的巨大能量,“通过这枚小小的纪念章,我替牺牲的战友们,看到了淳朴善良的下一辈,也见证了现在的好日子、好生活。”吕更文感慨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