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林训》上说:“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古人常以蜉蝣来感叹人生短促无常。虽然生命短暂,蜉蝣却并不愿意辜负。
在这短短的时光中,蜉蝣一边躲避天敌,一边抓紧时间完成繁衍重任。它们不吃不喝,在空中尽情飞舞,展示自己的美丽风采,寻找配偶、交配。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后,它们的一生也就宣告结束,可谓因爱而生,为爱而死。
蜉蝣的求偶方式非常特别。每年的春季与夏季,大量的蜉蝣蜕变为成虫,成群聚集在一起,进行一场美妙的“婚飞”,场面蔚为壮观。雌虫会在一群雄虫里挑选心仪的配偶,最终与之完成交配。
随后,雌虫会在水中产下卵,随即与雄虫一起相继而逝,颇有些悲壮色彩。
每年春夏之交,在匈牙利的蒂萨河畔,成千上万只蜉蝣会瞬间出现在水面上,好似这条河流“盛开”的花朵,这个盛大的场面又被称为“盛开的蒂萨河”。
蜉蝣成虫的形态,也在朝高效繁衍的方向变化。一些种类的雄性,还有发达强健的复眼和前足,用来寻找和抓握雌性。
蜉蝣、石蛾、石蝇以及双翅目昆虫等,都有婚飞的习性。婚飞时,成群结队的雄性昆虫产生信息素或声音,吸引远方的雌性,大大提高了找到配偶的几率。
婚飞行为早在1.8亿年前就已经出现。2022年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层1.8亿年前的蜉蝣化石,记录下了远古蜉蝣举行“飞行婚礼”的珍贵场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