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君 烟台报道 通讯员 郭健 孙俊杰
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在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向好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采取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从细小处入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跟随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组织的媒体行,一路走一路看,从点滴处感受烟台高新区居民日渐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健身不用跑远
深秋的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色彩缤纷的植被与绿色环保的健身器材穿插而建、交相呼应。
“我们天天来,就住附近,早晨起来溜达溜达,非常好。”陪妻子锻炼的李先生说。他口中的广场就是高新区管委投资3.4亿元建设的大型公益性便民广场——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约16.7万平米,地上建立东、南、西、北四个广场。其中,西区为社区儿童建设了戏水广场,为前来游玩的孩子们带来了无尽欢乐,在无形中灌输了科技文化知识;东区设有篮球、足球和网球场地,全天免费开放,得到了球类运动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烟台市蓝天环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陈燕梅介绍,基地日均接待居民约1000人次。
垃圾清运不扰民
为解决群众反映的垃圾异味问题,烟台高新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清运模式改革,自2022年起,引进装配式密闭式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简称小压站)。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了31座小压站,实现了全区生活小区、园区、企事业单位2公里内垃圾压缩站全覆盖,所有垃圾压缩站的容量能够满足全区垃圾2天的储备量,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实现小压站全覆盖的区市。
“相比传统的垃圾清运车,小压站收集效率高,密封性强,且可有效避免作业时‘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小压站室内具有自动消杀功能,能消除异味,对环卫工也多了一份人文关怀。”烟台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第一大队大队长余保良说。启用小压站后,垃圾清运的财政支出成本也少了,一年能省约50万元。
打通十年断头路
“我是高新区益文佳苑的业主,状元坡路这条断头路已经存在十多年了,两头都通着,就中间这200米不通,很不方便。”家住附近小区的居民反映,自家南边就是学校,孩子上学本来只有5分钟的路程,因为绕远就得10多分钟。
针对状元坡路断头路问题,高新区积极协调各责任单位,将部分重要通信设施进行搬迁、拆除,解决阻碍道路建设的关键问题,并于2024年3月启动建设,7月中旬实现状元坡路贯通通车。现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植被绿化移栽工作。
烟台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重点工程科副科长车轮表示,近年来,高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将“六横六纵”路网格局整体拉开,先后建成通车状元坡路、港城东大街(规划18号路一海兴路)等路段,赢得了辖区居民的称赞。
持续保持优良“气质”
站在烟台高新区辛安河公园,查看手机上的天气软件,显示当地空气质量是“优”。
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在2处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建立全天候监测站房,监测指标涵盖环境空气质量6个主要参数,动态掌握环境质量趋势,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1—10月,高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到85%,空气质量指数在全省157个区县中排名第10,持续保持优良“气质”。
“今年我们还在金海名园小区建设了噪声自动监测点位,精准掌握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变化情况。”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质量控制科科员杜宝鼎说。
护理照料“胜似亲人”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高水平夯实民生保障基础,不断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以御花园老年养护中心为例,该中心分自理区和护理区,现有近1000名老人居住于此。其中,高新区集中供养困难老人住在护理区,护理区设有医院,有专职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为困难人员提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护理照料,可让困难老人实现就地住院。
烟台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民政科长隋健介绍,高新区建立“救急难”工作机制,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切实解除了困难老人的后顾之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