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两千年第十章:
日本人的“抗元神剧”
2015年06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忽必烈两次派出大军侵日,都大败而归。  漫画/徐进
     在中日历史上掐过的那些架当中,忽必烈侵日是个挺让中国人纠结的存在,首先这仗算不算中国跟日本打的就很成问题,蒙元严格说来并非中原王朝,侵日前寄去的国书都自称“大蒙古”。但甭管怎么说,13世纪,国力正在巅峰时期的蒙元确实打了日本两次,却出人意料地败了。而日本那边,凭着惊人毅力和老天帮忙,居然挡住了战无不胜的蒙古铁蹄的侵略,上演了一出“抗元神剧”。

  本报记者 王昱 魏新丽
  有“爹”自草原来
  话说1260年,蒙古帝国总公司CEO(大汗)忽必烈同志在大都(今北京)登基坐殿,正式兼任了中原皇帝一职,上任没几年就把南边的宋朝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业余时间,还忙里偷闲干了东边的高丽一家伙。高丽国王赶紧遣使称臣,使者在大汗面前一通装孙子之余,以扯闲篇的方式将祸水东引,跟忽必烈说,自己东边还有个叫日本的小国,居然不服大汗威名,至今跟南边的宋朝眉来眼去,还有贸易往来。
  元太祖成吉思汗遗训:“让青天覆盖的地方都做蒙古人的牧场”,日本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估计忽必烈同志立马就有了去岛国放牧的想法。不过再一打听去日本得坐船,骑惯了马的大汗表示晕船,于是决定先礼后兵,让高丽人领着自己的使者先去日本报个信,告诉日本天皇中原换当家的了,识相的赶紧跟自己联手,一起对南宋搞贸易制裁。
  可蒙古人说话粗,在给日本的国书里,竟然公然让人家管自己叫爹(“义虽君臣,欢若父子”)。人家日本虽说地处东瀛,但好歹在东亚文化圈里混了这么久了,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重口味“草原老干爹”,怎么说也适应不了。
  当时日本在位的是龟山天皇,宅男一枚。忽必烈连发六份国书,龟山愣是一封都没回。此时日本正处在镰仓幕府时代,天皇大权旁落,凡事要向自己的臣子幕府将军请示,而当时的镰仓幕府也大权旁落,凡事要向自己的臣子北条家请示,这么奇葩而复杂的逆向官僚架构,天皇就是想回信,审批程序估计也得走半天。
  而元朝那边,六次国书无应答后,忽必烈同志终于在1274年下诏征讨日本,共派出侵日元军大小舟船900余艘,士兵3万多人,其中蒙古人、汉人、高丽人都有,大军于当年10月3日从朝鲜半岛最南端出发,开始侵略日本。是为元朝第一次侵日战争,日本人称为“文永之役”。
元军博多一日游
  元军侵日的第一站,是夹在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之间的对马岛,说来寒酸,岛上的日本武装力量一共就八个人,元军三百人打一个还有富余。但这八人都是正经的武士,面对汹汹元军,这八位武士毅然持弓上马,冲入登陆的人海之中。人虽然毫无悬念地死了,但日本武士的精神给元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10月20日,元军在日本九州的博多湾(今福冈县境内)登陆,由于是没打招呼就来登门拜访,日本当地的守护少贰氏手下能调动的人马一共就两三千人,但少贰氏二话不说,当即领兵出城抗战。
  与身后就是自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本武士们不同,元军的战法是让大量出工不出力的汉人和高丽人顶在前面当炮灰,少数蒙古精锐在后面压阵指挥,想等前军把对手拼累了再上去捡漏。这一套在广阔平原上玩兴许有用,但在狭窄的博多湾搞“抢滩登陆”,那就不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了。这边“伪军”们已经跟日本人掐起来,那边蒙古太君们还没上岸呢,这个仗怎么打?所以元军登陆一波,日军消灭一波,活脱脱成了《植物打僵尸》。话虽如此,元军仗着人多,还是多少占了一点便宜,抢下了滩头阵地。
  但是,也许是之前平城灭国干得太顺手了,元军压根就没把日本人当盘菜,战争准备极其不认真,战马没带不说,弓箭也没带足。由于当日在海滩上激战过于激烈,不到一天,元军弓矢居然快用完了,元军统帅蒙古人忻都已经有了退意。碰巧当天晚上,老天爷为了给元军送行,在博多湾内刮起了强台风,刮翻了元军战船二百余艘。
  战争损失加上海难,元军在一天内竟死了近万人,这个亏吃得可不小,于是不得不打道回府。倒是充当“二鬼子”的高丽人抽出一支偏师到附近扫荡,抓了200多日本平民,送回去给自己的傀儡国王当奴隶去了。这也算是此战元军为数不多的战功。
十万“元寇”压“神州”
  第一次侵日失败后,忽必烈暂时忍下这口气,集中精力开始了灭宋战争,公元1279年,宋元崖山之战,陆秀夫抱着宋少帝跳海,随同他一同跳海而死的,是宁死不变衣冠的中原军民。数日之后,崖山海面浮尸十余万。汉唐礼乐,延续千年,至此为之一绝。
  一统寰宇的忽必烈大帝此时感到深深的寂寞,这时候又想起了日本,于是又派了个使臣前往劝降。这次日本来了个狠的,干脆把元朝信使拖出去砍了。
  日本这么干,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对蒙古人来讲,杀使臣是最不可饶恕的。想当年中亚鼎盛大国花剌子模就因为斩了蒙古使臣,结果被彻彻底底血洗了一遍,整个民族彻底没影了。日本之所以下这么大决心,其实跟南宋灭亡后逃难过去的遗民有很大关系。这些身负国仇家恨的中原人逃难来到日本,他们告诉日本人,中原被血洗后变成了蛮夷之地,而日本成了保存汉唐衣冠文明的火种。
  这方面宣传干得最出色的,是僧人元祖,这位和尚跑到日本后,被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北条时宗奉为上宾。元祖借机成天给他洗脑,北条时宗此时才23岁,是位少年英雄,被元祖这么一说,顿时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师。正在此时,元使不远千里渡海过来嘲讽,正好给了他杀人祭旗的机会。
  结果呢,大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弘安四年)忽必烈发动第二次侵日战争,由蒙古、高丽和北方汉人组成的四万左路军从高丽出发,刚刚投降的十万南宋降卒组成右路军从宁波出发,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乘四千艘战船,气势汹汹地向日本压过来。这就是日本人所称的“弘安之役”。
不看天气预报的后果
  此次侵日元兵凑在一起一共15万人,而当时日本全国加起来也就有这一半的兵力。何况元军此次吸取了教训,不仅弓箭带齐了,还运了不少战马过来。无奈,也不知是航海技术不行还是统帅忻都一根筋,元军又把博多湾当成了主登陆地点。
  这次日本先有了准备,日本政府在第一次抗元成功后,调动民力在博多湾修了一条高、宽各3米,长20公里的石墙。7月下旬,当元军又故地重游时,他们发现千里迢迢折腾来的战马根本没用,高耸的石墙压缩了骑兵的运动空间,蒙古骑兵绕到侧后对日军进行拿手的侧后迂回攻击。相反,日本人发挥了他们善于山寨的特点,仿造甚至改进蒙古人上次来时所使用的弓箭,于是日军居高临下,凭墙放箭,不断射翻登岸的元军人马。结果博多湾滩头再次上演了《植物打僵尸》,只不过日本这些“豌豆射手”面前都种上了“大墙果”,元军们的死相还不如上次好看。
  仗打了几天,元军先遣军主帅洪俊奇等几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日本人击杀,元军锐气大挫,另外,元军的补给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弓箭倒是还剩下点,但粮食不够吃了。元军打仗为追求机动性,从来都是“因粮于敌”——除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剩下的全拿。所以遇到啃不下来的骨头,就傻眼了。此时忻都突然开了窍,命令部队撤退,转进鹰岛去抢粮食。无奈,舰队一出港,忻都发觉老天又跟自己作对了,连续刮了三天三夜的大台风。博多湾海面如同麻将新局开场时一样东西南北风全来,元军四千艘大小船只像摇微信的手机一样晃荡个不停。
  更坑爹的是,元军的舰船此时质量还出了问题,大部分舰船是高丽人帮忙打造的,也不知是成心偷工减料还是有心反抗压迫,高丽人在造舰时采用了“鱼鳞式”结构,这种拼出来的船,浪一拍就碎。倒霉的元军此时想给个差评也来不及了,全都带着怨气喂了鱼。
  三天过后,雨过天晴,曾经紧巴巴挤过四千艘战船的日本北九州海岸顿时清净了。《元史》记载“船为风涛所激,大失利,丧全师以还”。“飓风大作,战船皆破坏终覆没……流尸随潮汐入浦口,积如邱陵。”是役,忽必烈同志填进去的十五万人中,最终只逃回来三个人,大概算是古今中外见于史册的战争中最大战损比吧。
  日本人把那场帮助他们获得胜利的台风称为“神风”,直到太平洋战争中开着战斗机撞美军军舰时还套用此名词。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元军队,居然两次攻打日本而不克,还败得这么惨烈。忽必烈打消了把京都推平撒上草籽改牧场的打算,而日本凭着惊人毅力和老天帮忙,总算躲过了这一劫。
  捎带手说一下,在第二次抗元战争中,日本拜“神风”所赐俘虏了数万元兵,听说元朝在中国搞等级制度后,日本人也搞了个民族甄别:蒙古人、色目人、高丽人全部按战犯处决,但对原来属南宋的汉人,倒是全部留了下来。这些人的后代融入了日本,成为这个民族的一部分,你今天去九州游览,或许还会看到他们的子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