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多 还数水子哥
老城区管理如何解题,泉城路街道办张现水有三招
2020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现水冒雨对排水口摸底排查。
     这里有著名景区大明湖,有“网红”打卡地芙蓉街,更有祖祖辈辈生活在胡同里的老百姓。寸土寸金的泉城路周边,游客众多、商业集聚,而作为济南为数不多的老城区风貌带,居民年龄相对偏大,生活设施和周边交通相对不便……这都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个难题。
  如何“解题”?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负责人张现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打磨出一套“解题之道”,经过十年的检验,他的“答案”屡获认可,这份“答卷”也成为“高分答卷”。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飞跃
通讯员 杨荣超 刘磊

居民晾晒影响市容
他巧妙破解“选择题”

  张现水始终秉承和居民“打成一片”“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的工作理念,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困。百姓都说,“有事找水子哥,保准能解决!”
  泉城特色老城区内游客众多,居民随意晾晒衣物影响观感,但维护市容市貌和方便居民生活只能二选一?针对老城区基础设施差、晾衣晒被不方便问题,张现水请居民“出主意”,由街道“想办法”。
  他先积极与居委会沟通,搜集居民建议,又主动咨询上级部门,寻求老城区居住平房居民晾衣晒被实际需求与《济南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相悖的解决之策,最终在老街巷内设置便民晾晒点181处,规定晾晒及收起时间,有效解决了居民需求。
  针对泉城路辖区低洼内涝严重问题,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他都会带领城管队员未雨绸缪,对有可能造成淤积的排水口提前摸底排查、疏通清理,保证雨水排出快速通畅。针对居民诉求增添路灯问题,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安装了5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困扰西城根街居民多年的无路灯难题,切实保障了老城居民夜晚出行安全,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三区交界处容易“扯皮”
他牵头做起“连线题”

  大明湖西南门和西门桥地处历下、市中、天桥三区交界处,此处的游商问题一度成为摆在“三家”面前的一大问题。张现水主动提出“延伸10米管理”,即联合市中区泺源街道城管委、天桥区制锦市街道城管委,将责任区互相延伸10米,对跨界区域进行交叉管理、主动管理,共同担责杜绝“扯皮”,实现了三方跨区“抄手合作”。
  同时,在大明湖西南门和西门桥三区交界处,联合设置“此路段禁止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宣传栏,杜绝了占道经营、流动商贩摆摊设点的情况,根治了之前三区跨界地带边界不清、管理力度不强的弊端,实现了跨区抄手合作、联合执法,既不存在执法过界,又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此外,他还探索总结出“1234”社区城管长效管理办法,确保城市管理不留盲区。
  为发挥张现水榜样带动作用,2018年4月,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创建劳模城管服务品牌暨张现水劳模城管工作室揭牌,这是济南市首个以劳模个人命名的城管工作室。工作室设立服务热线,市民一旦发现违章违法行为,可第一时间与城管队员取得联系。同时在辖区全面推行“554”城管工作法,努力使老城更优美、更宜居。
抗击疫情冲在前
他用坚守答好“附加题”

  2020年春节期间,正值新冠疫情肆虐,接到抗击疫情命令时,张现水正在老家陪老母亲吃饭。面对这道突如其来的“附加题”,他立即驱车从老家返回岗位,第一时间组织城管队员挨家挨户发放张贴防疫宣传单,沿街悬挂防疫宣传横幅。
  疫情期间,芙蓉街成为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张现水积极参与芙蓉街(巷)的围挡设卡,实行封闭式防控管理,主动与商户联系协调,说服芙蓉街(巷)的二百多家商户全部支持闭店。他还主动请战,带领城管队员坚守一线,连夜奋战在“抗疫分流”一线上整整18天,确保外地返济人员分流各环节落实落细,圆满完成了泉城路街道在分流工作中的各项任务。
  十年来,张现水的这份“答卷”获得了各方认可。2012年1月被济南市城管局评为全市“十佳城管员”,2017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18年“张现水劳模城管工作室”被历下区评为“干事创业好团队”“夺标突击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用实干与坚守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