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康复医学科精准康复助生命质量提升
对症施治圆患者“重归家庭”梦
2020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编辑:孔茜 组版:李腾 校对:李从伟
B04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张德君 董体
  回归家庭与社会是每个患者内心深处最殷切的期盼,但疾病所留下的“痕迹”却成为了通往这一希望的拦路虎。近年来,为帮助患者改善病态、提高生命质量,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康复医学科不断深耕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等专业医学领域,反复实践,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诊治体系,为患者精准评估、个性化诊治,极大恢复了患者各方面功能障碍,让患者“重归家庭”不再是梦。
把握黄金康复期 帮助患者实现“自理”
  走入宽敞明亮的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康复医学科康复大厅,便犹如走进了训练场一般。这里的患者在治疗师指导下,或借助器械练习站立,或平躺于训练床上活动肢体,完成着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训练。而整个训练过程,患者咬牙坚持与治疗师温柔的鼓励声相互交融,描绘出一幅“同逐梦”的画卷。康复医师与OT治疗师、PT治疗师、言语治疗师、针推治疗师、康复护士等成立多个亚专科小组,团队紧密协作,通过运动治疗、语言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并配合神经阻滞、小针刀、整脊、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走上了“依赖→自理→自立”的康复之路。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危害。而对于脑卒中后的患者来说,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更会“常伴左右”,使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就连自己吃饭、穿衣都成为困难事。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康复医学科主任丁超称,临床有最佳治疗期,康复亦有黄金康复期,以脑血管病康复为例,一般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应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在患者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许可下,适当增加训练强度也是有益的。
  介于此类脑卒中病症的特殊性,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康复医学科治疗师会深入病房,为其进行床旁康复,改善肢体功能,避免长期卧床所引发的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和节约社会资源。”丁超说。为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康复治疗,除定期在科内讲座提升诊疗技术外,科室还外派本科人员去中国康复中心、华山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华西医院学习,并邀请院外专家来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科内各项工作提升。
  颜武(中)与团队成员一同查看患者病情。
彩超下疼痛诊疗 让20年病史患者能行走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切实为患者考虑,从患者的角度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颜武而言,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深知患者疾苦。而近日一位患者的诊疗过程让他印象深刻。他说,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病史已长达20多年,多次因剧烈的腰腿疼痛感导致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生活。为减轻患者病痛,解决患者困扰,颜武与团队成员为其实施了肌骨超声引导下行椎管外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治疗,该项诊疗技术即为借助彩超设备的可视化操作,使整个操作更加直观、精准。大约三次治疗后,患者称腰腿疼痛感明显缓解,亦可以上下楼。看着患者因自行行走而重拾笑容的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颜武心头。
畅通肢体康复新渠道 多形式重塑患者肌体功能
  如果说肌骨超声是康复治疗的新方法,那么悬吊治疗技术则为运动损伤及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开辟了新渠道。“悬吊训练可以训练深层次肌肉,利用核心肌恢复身体平衡及协调性”颜武说,悬吊训练作为增强核心肌力量和促进躯体稳定性的功能性康复方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能有效减少继发性损伤。
  该方法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疼痛所导致的疾病、运动损伤和骨关节术后康复等,特别适合患者不同阶段的训练。能增强中风患者对感觉及运动的控制力,帮助患者纠正畸形步态,让行走更有“尊严”。并能缓解骨折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放松颈肩腰腿痛患者痉挛的肌肉,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为使不同病症患者得到有效康复,针对疾病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康复医学科精心开展了偏瘫及截瘫肢体综合训练、骨关节疾病伤康复治疗、言语治疗、床边康复指导与治疗、颈肩腰腿疼的康复治疗等治疗项目,帮助患者重塑肌体功能。
秉承生命敬畏之情 用爱托起希望明天
  医务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悬吊治疗。
  治疗师为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孩子犹如初升的朝阳,蕴含希望之意,承载着诸多期望。而儿童康复中心内的孩子却因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因素成为“折翼天使”,需要得到更多关爱。在这里日日与有康复需求的患儿朝夕相处,尽力提高患儿生活能力便成为了康复医师们共同致力的事。
  强强(化名)是中心内情况较为“突出”的患儿,他兼具智力、肢体、运动多项功能障碍,虽然2岁多的年纪但身体犹如面条般瘫软,即使在旁人帮助下亦无法平坐、站立。但身为康复医师的的王林娜并未放弃,为了改变现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语言、运动训练便成为“每日必修课”,现在孩子不仅可以扶站,坐时亦不再弓背,小身板也显得更有“筋骨”了。看着孩子的点滴进步,王林娜即欣喜又欣慰。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而我们即是肩扛‘希望’的人。”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康复医学科主任助理王林娜说,为使更多患儿得到有效治疗,针对脑瘫、孤独症、感觉综合失调、发育迟缓等不同病症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科室开展了以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病损为主的功能的评定和治疗,并融合一对一指导与集体教学的模式,全方位、多渠道为患儿进行相应康复训练,确保治疗成效。
  如果说,儿童康复承载的是家庭的希望,那么对于心脏康复患者来说,所承载的便患者对生活质量提升的无限渴望。目前,康复医学科联合心内科共同筹建心脏康复中心,并成立专业团队协同诊疗。据了解,心脏康复中心成立后,将通过五大核心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脏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及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全面改善生命预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