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供销社:争做电商领域的“一股清流”
2020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家种的桃子,不用出门就全卖了”
  “我们合作社的花饽饽,网上订单排到了年底”
  “这池子里的虾,还没打捞就已经名花有主了”
  这是电子商务为文登万千农村人带来的甜头,也是文登区供销社在作风大改进行动中,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推动渠道升级的真实写照。
  2014年,文登区供销社开创电子商务,涉水电商领域,六年来的电商发展虽有成绩但还有不足,虽有提升但仍有差距;在此次作风大改进活动中,文登区供销社班子成员达成共识,通过实施并推广“前台多样化、中台模块化、后台一体化”新模式,争做属于文登自己的电商领域的“一股清流”。
  要想成为电商领域的“一股清流”,文登区供销社的底气何来?

底气1:
原产地直供的名优特产
  文登素有“西洋参之都”、“花饽饽之乡”的美誉,文登西洋参、文登花饽饽、文登苹果、文登大虾、文登水饺、文登无花果等具有地理性标志的名优产品数不胜数,形成了西洋参种植销售、花饽饽制作售卖等完整的产业链。文登区供销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了农村种植、养殖户的创业激情,引领他们不断发展壮大。
  文登区供销社下属的电子商务公司与阿里巴巴、1688、京东、供销e家电商平台等多家第三方运营平台深入合作,开设文登特色产品专区,积极开展“网上农产品直销”、“时令农产品预订”,拓宽产销对接渠道,提高了行业集约化发展程度。
  与此同时,文登区供销社还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依托供销电商公司、供销大数据公司、镇级农业社会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统筹整合本地的“四通一达”,建立“合作社+商超+电商+本地快递配送”的模式。开发社群电商,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具体来说,只要在网上下单,文登的农产品将由田间地头直接快递到顾客手中,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从而价格会比同类产品低。

底气2:
走进田间地头的直播电商
  相对于专业网红达人、室内直播,文登区供销社不走寻常路,大力发展具有乡土气息,农村特色的网络直播,在网红主播的带动下,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手工业者走上前台,直播方式逐渐从室内走向户外,走进田间地头,更多的生活场景将成为直播内容。农村的原生态场景新鲜活泼,令人耳目一新,农民的现身讲解大大增加亲和力和观众的认同感与好评度。
  文登区供销社下属的供销大数据公司与文登区文旅局合作,打造以文登特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文旅产品展示与集散中心,引入“一镇一品”农特产品、工业、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以文旅集散中心+美丽乡村+线上线下营销+供应链的形式进行文旅特色产品(农产品)销售,通过与国内及国外知名机构的合作,引入专业的农村电商及旅游电商团队,孵化本地的运营团队,共同完成文登区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的线上打造和线下运维服务。
  与相关镇(街)共同推出扶贫产品网络直播周,共同开展消费扶贫助农惠农活动。今年的扶贫产品网络直播周期间,在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腾讯看点、西瓜视频四个平台,开播8天时间,线上+线下销售扶贫产品1276单。

底气3:
为农、务农、姓农的供销社底线
  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是供销社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根本宗旨。文登区供销社在涉足电商领域之初就有别于其它电商,全心为农、诚实守信、良心经营,这不仅是底线,更是原则。
  聚焦主业、积极作为,更好发挥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作用,做中国网络电商的“一股清流”,文登供销社电商经营的思路和发展的确与众不同。
  目前,文登区供销社致力乡村振兴战略,正加快实施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线下资源改造工程,依托遍布城乡的综合服务社,拓展网订店取、线下体验、终端配送等多种功能,组织开展农资、农副产品等各类大宗商品网上批发交易;整合和改造供销社各类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构建起城乡的商品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求突破、突破谋发展。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4.81万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7万亿元。文登区供销社一班人一致认为,如何能多分一杯羹,多占一些份额?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方式肯定行不通,只有在作风大改进行动的引领下,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利用区电商培训学校建设自己的电商人才队伍,整合镇办资源,运用前店后仓的模式打造山东省农副产品+民生产品线上运营标杆,才能为农民谋求更多的福祉,给农村带来更大的发展。
(刘博 初震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