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石码头:身世浮沉雨打萍
2021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公岛石码头现状
     □彭均胜

  在刘公岛内码头西北端有一座石头砌筑的码头,呈西南东北走向,码头北端巍峨耸立着石牌坊,牌坊东侧立着文物保护标志,正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石码头”,背面写着“石码头建于清朝北洋海军时期,在北洋海军时期军民合用,因此得名官码头,又因其由花岗岩块石砌成,又俗称石码头。英租威海卫时期,被殖民当局称为康来码头”。 
  事实上,北洋海军时期各修建了一座铁码头和一座石码头,英租时期修建了一座石码头(又称康来码头),北洋海军修建的石码头荡然无存,并且后人张冠李戴,将现存的石码头与北洋海军时期修建的石码头混在一起。历史已逝百余年,为以正视听,经多方考证,拨开历史云雾,还原两座石码头沧桑百年的历史真相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886年,清廷将威海卫正式确定为北洋海军基地,但由于北洋海防经费拮据,威海卫基地的建设不得不待旅顺基地工程基本告竣后,才得以分期实施。1888年,岛上的北洋海军提督署(又称海军公所)开始建设,历经两年紧张施工,海军公所连同水师医院、水师学堂、练勇学堂等工程相继完工,投入使用,丁汝昌与主要将领开始在提督署办公。
  刘公岛作为“水师各舰寄碇上煤之所”,1889年,由清道员龚照玙主持设计建造刘公岛铁码头。1891年4月,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并视察刘公岛防务时,铁码头正在建设中,直到1893年4月竣工。这就是说,在铁码头尚未建成之前,为方便官兵及百姓进出刘公岛,北洋海军在修建提督署的同时,在提督署西辕门前面配套修建了一座简易石码头,又称“公所码头”。
  “公所码头”虽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从英租早期拍摄的海军公所大门前的老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因海军公所背山面海,距离海边近在咫尺。为有效抵御台风和海浪对岸堤侵袭,海军公所前方修筑了三道、呈梯形状的防浪堤,在西辕门下面残留一段很短的破损严重的码头遗址,一看就是石头砌筑的,且都是些不规则的碎石,码头北端有台阶通往海军公所。另外,从老照片中还可看出,尽管码头右侧停泊一艘小舢板,但码头早已废弃,无法继续使用了。
  “公所码头”之所以在北洋海军历史中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笔者揣摩原因有二:其一,该码头十分简陋,造价也不高,仅是个临时的码头,相较于炮台、公所、医院、学堂、兵舍等造价高的工程,这个简易的石码头不值一提。并且铁码头建成后,北洋海军官兵进出刘公岛舰船靠泊铁码头,“公所码头”也就完成其“官码头”的临时历史使命。其二,甲午战败后,日军占据刘公岛近三年时间,丧心病狂的日军曾打算毁掉铁码头,幸运的是铁码头逃过一劫,但谁又能说清日军也有过摧毁石码头的恶行呢?即使日军不毁坏石码头,也不会大发善心加固整治它,“公所码头”在近三年的海浪侵蚀下,已是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1898年,“国帜三易”的屈辱再次在刘公岛上演,刘公岛从日本转借至大英帝国手里,由此开启了长达42年之久的租借耻辱岁月,而刘公岛石码头又成为殖民统治见证地,身世浮沉雨打萍,英租时期的石码头又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呢?
  英租威海卫早期,英国驻军和临时行政管理机构都在刘公岛上,刘公岛成为了英租威海卫名副其实的军事和政治中心。然而,让英国人想不到的是,作为军事重地的刘公岛只残留一座铁码头,但这个专供大型军舰靠泊的军用码头,早已失去往昔的荣光,破败不堪,不但不适合中小型船舶使用,而且因受损严重,很长的一段栈桥,有墩无桥无法使用,并且岛外也没有码头,给殖民者进出刘公岛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方便岛内外的交通,殖民当局决定在岛内外各修建一座码头。1901年开始建造岛外码头,但由于码头太低,使得在海水满潮时登陆和装船需要涉海,极不方便。1902年,行政长官骆克哈特下令将其加高,加固后的码头在所有潮汐状态下都能使用,该码头以当时即位不久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名字命名为爱德华码头。
  1902年,殖民当局又动工建成了刘公岛码头,也就是今天的石码头,共投入8468.4元。在行政长官骆克哈特《1902年年度报告》中不无得意地说:“以前岛上没有合适的码头可供公众使用,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一个石码头已经建成,并已发现有很大的用途。”
  随着驻岛英军人数骤增,岛内码头规模过小以及质量不高问题愈发凸显。1905年,殖民当局又对其进行了整修扩建。码头两边及顶层均用花岗岩大块石叠砌,内用水泥石子填实,内侧则填以土石,四周用木桩围护。整修扩建后的码头,长46米,宽7.7米,水深4米,专供卸货乘降搭客之用。
  1931年,也就是收回威海卫的第二年。岛内码头因年久失修,四周有一半多的木桩腐蚀糜烂,码头受海浪冲击较大的地方,石块被掏空,最前沿塌陷了四百余方尺。面对岌岌可危的石码头,据1931年威海卫管理公署《威海卫收回周年纪念特刊》记载,这年,管理公署对其进行了大修。
  岛内码头最初的名字是以英国皇家工兵少校库温(kowan)名字命名的,称之为库温码头。库温也是威海卫最后一任军职行政长官,其任职时间为1901年12月至1902年5月,仅有半年时间。由于其官阶较低、影响力小,且任职时间短等因素,库温码头并未叫得开,后人更是无从知晓。后来,库温码头更名为康来码头,并延续至今,主要得名于英商邓肯·克拉克创办的康来洋行。而邓肯·克拉克和其创办的康来洋行在英租时期影响极大,声誉极高。
  1898年英国租借威海卫,极富商业头脑的英商邓肯·克拉克辞去烟台海关工作,举家迁往威海,购买了粤商梁皓池、黄华英在威海设立的财泰号,更名康来洋行,这是威海近代首家外资洋行。由于与军方建立了深厚的人脉关系,成为威海卫最大的军需供应商。
  邓肯·克拉克眼看着来威避暑疗养的洋人不断增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投资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邓肯后来又买下了康来饭店及前面的地皮,建起了办公楼、货栈、仓储房等建筑。由于离码头很近,仅中间一路之隔,货物装卸、储存转运以及人员往来都特别方便。康来洋行成为码头的最大受益者,生意由此风生水起。并且,康来码头的名称也就此传播开来,甚至连官方文书也称之为康来码头。
  当然,康来码头的建成,受益的不仅仅是康来洋行。在整个英租时期,进出刘公岛的民用船舶基本都停靠这个码头。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决定将英国租借的码头区和刘公岛上的英文名称全部废除,作为殖民者印记的康来码头更名为石码头。此称谓不仅凸显了码头的基本特征,同时明显区别于岛上的铁码头。
  历史的车轮推移至上世纪80年初,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1985年4月1日,刘公岛掀开其神秘面纱,由封闭的军事禁区正式对外开放。而石码头作为岛上唯一的游船停靠码头,每年上百万游客进岛后的第一个脚印,都是最先留在了这个码头。然而,面对每年大幅递增的游客数量,尤其旅游旺季,一艘艘满载游客的游船需等候卸客,码头区域狭小、泊位太少的弊端越发凸显……
  为提升码头卸载能力,2000年在紧挨石码头东侧新建了一处设施更完善、运力更大的旅游码头,同时建设了6560平方米的候船大厅。2019年又对候船大厅实施改造提升,整个码头承载能力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历经百年风云、存有殖民历史记忆的石码头自此完成历史使命,处于闲置状态,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远离了昔日的喧嚣,独自在角落里静看潮起潮落,观赏着一幅繁华盛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