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万元,农民现场领!
乐陵马铃薯在内蒙古种出产业曙光
2021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为农户发现金。
  农户集体领现金。
     本报德州4月6日讯(记者 马志勇 见习记者 孙艳平) “参加过很多会,真金白银让农民现场领的,这是第一次见。”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原参事刘志仁说道。4月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村,114户村民领到希森集团2020年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900余万元订单收益。
  手里拿着厚厚一摞现金从领奖台下来,喇嘛板村村民梁千笑着说:“去年我承包了两个原原种繁育大棚,一共领到6.4万元。”
  另一位村民翁美林告诉记者,第一年很少有人敢种,都没见过,她家试着承包了6个,一年下来分红20多万;去年就很多人抢着种,村里让每家最多承包两个棚,今年再种就得抓阄。
  三年前,喇嘛板村还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这里十年九旱,百姓主要种植莜麦、小麦等作物,靠天吃饭,亩均收入仅二三百元。
  2019年,希森集团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牵头建立“喇嘛板马铃薯扶贫产业基地”,探索实践“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繁育微型薯的产业扶贫模式,为喇嘛板村脱贫致富提供了支柱产业,当年即实现了“人脱贫、村退出”目标。2020年,114户农户参与到了生产收益链中,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带动户均年增收3-4万元。
  “希森喇嘛板原原种种植产业扶贫模式,不仅成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典型范例,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密切了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能使贫困群众稳定致富,有效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商都县副县长张日高说道。
  喇嘛板村形成的产业成果、机制成果和发展成果,不仅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典范,也为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介绍:“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8000多万亩,居世界第一,但单产落后,产量仅居世界第93位,究其原因就是种子落后。我们经过10年的时间选育出来的希森6号,薯形好、抗病、抗旱,而且产量高,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改变过去世界落后的窘境”。
  截至目前,希森集团已累计培育出1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依托北京延庆、山东乐陵、内蒙古商都3个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累计推广种植马铃薯超过3150万亩,尤其在我国一些旱作区及盐碱地增产效果明显,惠及150万薯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