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攻防战
2021年1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不少人都玩过“换脸”游戏。在一些AI“换脸”软件上,只要上传自己的一张照片,一段原有视频中的主角脸部就可以变成自己的脸。
AI换脸是怎样的技术?
  AI换脸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图片或视频中的目标人脸进行置换。AI换脸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五官,我们的年龄、性别、性格、情绪等都会反映在脸上。所有这些因素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都被视为参数。计算机可以通过对大量图片进行学习和总结,得出这些参数,这个过程叫做“训练”。
  为了使换脸后的图片或视频看起来更加真实,通常借助生成对抗网络(简称GAN),实现AI换脸。“生成对抗网络”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框架,通过一个相互对抗的过程来完成模型训练。
  典型的“生成对抗网络”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生成模型(简称G),生成模型试图用几组数字生成一张合成人脸;另一个是判别模型(简称D),它对生成模型合成的人脸进行判别,分辨是真实人脸还是合成人脸。
  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在大规模的图片下进行训练,两者互为博弈,形成对抗。一旦判别模型无法判断真伪,就说明这个网络被训练得比较成熟了。当深度模型被训练成熟后,输入一张人脸,便可以生成各种表情,并把它替换到其他图片或视频中,实现无缝融合。
  AI换脸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美好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看到同一个演员不同年龄段的样子。电影《双子杀手》中,演员威尔·史密斯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就是由面部动作捕捉的传感器和AI技术共同完成的。
防止AI换脸技术被滥用
  任何一种技术都存在两面性,AI技术的发展也可能造成个人隐私数据泄露,被人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子可以通过录音提取声音,利用AI“变声”技术对录音素材进行剪辑合成,用伪造的声音实施诈骗;通过收集发布的照片、视频,利用AI技术“换脸”,用伪造的照片或视频实施诈骗。
  目前不少网贷机构进行“活体检测”时仍使用人工审核或技术含量偏低的机器审核,一旦公众面部识别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用这些黑科技“活”过来的面孔,很可能以假乱真,让不知情者“被网贷”。
  2019年11月底,国家网信办、文旅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相关的音视频技术“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行业和监管部门应当研发相应的“反换脸”检测技术,来筛选相关视频是否由“换脸术”完成。 
  据新华日报、科技日报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