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拿坠机悲剧当商业营销的引流“利器”
2022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江德斌

  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坠毁事故令无数人痛心,事故引发公众关切,迅速成为网络热点,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紧急救援工作也迅速展开。然而,在这令人揪心的时刻,部分企业和个人却打起坠机悲剧的主意,极少数企业借机“蹭流量”搞起了“灾难营销”。如此蹭流量、博眼球的无底线行为引发众怒,令人发指。 
  据媒体和网络曝光,借飞机失事“蹭流量”的范围很广泛,涉及保险、楼盘、汽车等行业。比如晋中一房地产公司以坠机事件为背景,做了一张“平安归家”的宣传图,附上楼盘简介,目前已全部删除;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公告,对“东航客机坠毁”话题采取流量支持,鼓励创作者发布相关内容,最终撤掉并道歉;还有保险从业者在社交平台发布坠机事故信息,借机推销保险产品;很多自媒体则以外行身份分析坠机事故,借祈福为公号引流等。
  这些都是典型的灾难营销手法,不过是看中了坠机事件的高曝光率、高关注度,将其当作商业营销的“流量密码”,打着关心坠机事件、乘客安全的旗号,实则将其视为引流“利器”,意图从中牟利。此种做法有违商业伦理道德,亦涉嫌违法宣传,应即刻撤回、删除,向公众道歉,并接受监管部门的处罚。
  流量能够带来商业利益,商家利用流量牟利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流量也是有边界的,并非所有事件都可以“蹭流量”,如果无底线炒作,不仅触犯法规,亦会引起公众的厌恶、抵触情绪,最终自食恶果。
  客机坠毁是一起重大灾难性事件,在这场共同的悲剧面前,我们应抱有同理心,对遇难者产生共情心理,秉持人文关怀,守住人性底线,切勿去消费灾难。
  对于蹭坠机事件流量的行为,监管部门应严厉查处,并依法予以惩治,给违法者上一堂法律课。同时,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要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严格审查涉及坠机事件的内容,禁止灾难营销、商业引流、传播谣言等,并对违规账号予以清理整顿。
  市场经济鼓励自由竞争,但有商业道德和社会伦理底线制约,不能为了利益而忽视道义原则。否则,必然会损害到商业形象,遭到消费者的唾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