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如意
实习生 聂书雅 王冰笛 崔俊涛
她与福利院的缘分源于一次大学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群折翼的天使,他们渴望拥抱、渴望关注、渴望成长。”于是,学教育出身的她毕业后放弃教书的机会进入福利院,从护理工作做起,担任特教老师,后来转入行政管理。深耕福利院工作18年,她说,未来自己将更努力地让每个福娃都能得到呵护、拥有幸福,让儿童福利院成为扮靓泉城济南文明城市窗口的一张爱心“名片”。她就是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曹慧子。
近日,由省民政厅指导,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主办的“护童成长·与你童在”山东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栏目第一期正式播出,这期栏目邀请曹慧子做了分享。
曹慧子说,这些年,她看着长大、照料过的孩子有1600余名,其中成功被家庭收养的孩子大概有近500名,院里培养了30名大中专毕业生并成功就业,其中有15名女孩已结婚组建家庭。5岁的晴晴让她至今印象深刻,刚到福利院时晴晴年仅1岁,由于化脓性脑膜炎引起大脑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和智力发育双重障碍。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康复师对她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并进入儿童之家生活。
“我尤其记得那孩子的眼神,从最开始的空洞,经常含着泪水,慢慢变得有神,有笑容。”曹慧子说,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融入社会,今年年初成功将孩子送入全日制公办幼儿园,和社会家庭的孩子一样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这只是我们福利院康教融合成功案例的缩影,科学评估、精准康复、因材施教三管齐下,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如今,“福娃们”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幸福成长,不过,曹慧子更期望社会和家庭成为他们的最终归宿。她把儿童教育比喻成一粒种子,要精心培育。于是,济南市儿童福利院成立福娃儿童艺术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开放日活动……鼓励孩子主动表达,挖掘孩子潜力,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
曹慧子表示,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儿童福利机构,这两年,主要在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机构兜底监护职能;深化多元养育,不断优化收留抚养儿童救治绿色通道;推进创新发展,远程网络服务能力进一步凸显。据悉,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依托“儿童之家”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临时庇护中心,目前,全院儿童类家庭安置率达60%以上。将符合机构收留抚养范围的打拐解救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困境未成年人等,全部纳入机构儿童救助“绿色通道”,实现100%全覆盖。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作为近400名孤弃儿童的“亲亲妈妈”,曹慧子始终在助力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升儿童质量和生活质量。“儿童福利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与关爱,我愿凝聚更多的大爱之人、大善之心,为福娃们的快乐童年和美好人生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