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23年,孟京辉话剧《恋爱的犀牛》三进济南
关于爱情,更关于勇气与坚守
2022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3日、4日,话剧《恋爱的犀牛》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这部由孟京辉执导、廖一梅编剧的经典话剧,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济南演出。
  首演于1999年的《恋爱的犀牛》在诞生之初是一部先锋实验话剧,如今已上演多达3000余场,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长盛不衰的奇迹作品。“生命不息,恋爱不止”,《恋爱的犀牛》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近日,《恋爱的犀牛》主创人员接受了齐鲁晚报记者的采访,讲述这只一直奔跑着的“犀牛”。
  记者 刘雨涵

90后演员挑大梁
  2019年和2021年,《恋爱的犀牛》曾经来到济南演出。这一次,它有了一些新变化。该剧制作人高睿祺介绍说,《恋爱的犀牛》男女主演有过9个版本,这次马路和明明的扮演者王宇升和王颖,都是90后。除了演员,这一版《恋爱的犀牛》最大的改变在于舞美设计。“之前的舞台布景主要是跑步机和床,这次导演重新设计了舞美,换成了大台阶,和之前所有的版本都不一样。”此外,《恋爱的犀牛》还在这一版中添加了一些贴近当下时事的“梗料”,增加了趣味性。
  新版马路和明明的扮演者分别是王宇升和王颖,他们都是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签约演员。王宇升今年刚刚25岁,当得知自己将饰演马路的时候,激动、兴奋、开心的情绪一齐涌来,但很快,压力便随之而来。这其中既有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有段奕宏等前辈给其带来的无形之中的压力。如何从之前的表演者身上汲取经验?在王宇升看来,学习表演并不像学习数理化知识,表演更讲究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我能吸收到的主要是能量,是看他们的表演给我内心带来的冲击感。”
  王颖也感受到了这种戏剧能量的传递,“看前辈们的表演,真的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表演这个事业的热爱。他们能够为了一个角色,在舞台上倾尽自己的所有,这是最触动我的地方。”虽然业内常说,尽量不要去看前辈们的表演,因为会不自觉地去模仿,但王颖有不同的看法,“我反而是看得多了以后,才明白原来每一个人演得都不一样,所以我会更加坚定地去塑造自己心中‘明明’的形象。”
  这一版《恋爱的犀牛》从2019年10月开始排练。在那个时候,表演的内容和王颖的个人生命经历产生了交汇、共鸣,让她觉得自己真的和《恋爱的犀牛》融为一体。“当时排练很累,压力也很大,有一天我看到廖一梅老师写的一句话,‘有时候爱不是幸福和快乐,有时候爱会以一种折磨或者是痛苦的方式表现出来。’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这让我觉得自己跟《恋爱的犀牛》这个戏有很强的共鸣感和交流感。”
从小众走向大众
  看完9月3日晚《恋爱的犀牛》济南站演出之后,李女士久违地发了一条朋友圈:“终于圆了梦想!”原来,李女士早就听闻这部名气颇大的话剧作品,有好多次想要买票观看却都遗憾地错过了,这回终于得见真容,成功圆梦。
  作为90后观众的王先生,则被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观剧过程中释放了自己的泪腺。“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经历过这些,追过人,也被追过,伤过人,也被伤过,看剧有点像情景再现,很有代入感。”剧中,马路和明明都把爱情当做生命的全部意义,这看起来有些偏执,但是这种追爱的勇气也让王先生觉得很感动,“勇气,在任何年纪都是非常宝贵的。虽说年轻真好,但让我回去,我是不想了。偶尔看看这样的剧牵动回忆,大哭一场,就足够了。”
  《恋爱的犀牛》被许多观众奉为“恋爱宝典”,“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可是我决定不忘掉她”“上天会厚待那些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人,只要你有足够大的愿望,你就是不可战胜的”……这些台词已经成为剧粉们口口相传的爱情金句。但在23年前,《恋爱的犀牛》还只是一部非常小众的先锋实验话剧。
  1999年,孟京辉和廖一梅抵押婚房,凑了20万元,只为了做出这部《恋爱的犀牛》。2004年,《恋爱的犀牛》在中国最负盛名的话剧剧场——首都剧场进行了它的第100场演出。2012年,《恋爱的犀牛》在北京保利剧院以13年来全部五版演员的豪华阵容完成了它的千场纪念版演出。郭涛、吴越、段奕宏、郝蕾、王柠、张念骅、齐溪等“犀牛”家族成员全部回归。2017年,《恋爱的犀牛》完成了在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地的欧洲巡演。多次登上世界舞台的这部话剧作品已享誉国际,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巡演次数最多、演出地域最广的舞台剧作品。
  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先锋实验作品成为票房神话,《恋爱的犀牛》是如何做到的?制作人高睿祺表示,这部剧的立足点不仅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它更多的是在向大家传递对自己所热爱东西的坚守和执着,“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当中产生不同的热爱,所以观众不管在哪个人生阶段去看这个戏,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共鸣。” 
话剧是双向互动
  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结缘,对王宇升和王颖来说都是一段神奇的经历。当年王宇升参加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面试,报名的有1700多人,最终只招录3人,可以说是千里挑一。“有好多都是从国外学习戏剧回来的,还说着各国语言,我当时就觉得完了,没戏了,就当是长见识来了。”没想到,他初试、复试、三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成功入选。
  王颖首次听说《恋爱的犀牛》这部戏,还是在她上初中的时候。“我那时特别喜欢段奕宏老师,就去搜他的各种资料,也了解到了孟京辉导演的话剧作品。”王颖本来是学习舞蹈出身,由于机缘巧合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有了合作,后来她正式签约,成为工作室的全职演员。
  提起和孟京辉导演的平日相处,两人都笑作一团,他们认为与孟导一起工作是非常轻松愉快的。王宇升说,在没怎么打交道之前,他以为孟京辉导演是一个比较严厉凶悍的人,但是接触之后,彻底颠覆了想象,“他其实特别温柔,而且特别幽默,也爱玩”。王颖觉得孟导像是一个小孩,经常在给他们导戏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自己演起来了,“他会非常保护演员,他不会因为你没有达到某个要求,就去严厉地批评你。孟导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启发,他不会强迫你去做任何事情,但他会引导你去自发地做,去拓宽自己的世界”。 
  只要走进剧场,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能够被舞台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所感染。在王宇升看来,话剧舞台给他带来了一种活在当下的强烈感受,而王颖则一遍遍地体会到剧场的集体能量感,“同在剧场空间环境里的观众和演员,其实集体形成了一种‘剧场行动’,在看戏的这两个小时里面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不可复制的。在最近两个月的巡演中,我经常会在谢幕的时候哭着下台,观众的那种真诚特别打动我,让我觉得特别珍贵”。
  高睿祺则完成了从戏迷到戏剧制作人的身份转变,她觉得剧场就像是自己的“庇护所”一样。“之前是作为观众走进剧场,现在是作为从业者走进剧场,感觉又不一样。我觉得像电影或者其他隔着大屏幕的文艺作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单向输出,要看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什么东西。但是像话剧这样的现场演出,它是一种双向交流,我们在输出给观众一些东西的时候,观众也在给予我们一些东西,这种整体的互动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