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中土两国救援队队员转移一名救出的幸存者。 新华社发
2月10日,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在土耳其马拉蒂亚省参与搜救。
记者 于海霞 整理
顶着余震救出3名幸存者
时针拨回到北京时间2月6日上午,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的消息,第一时间引起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支队长王墨的关注。随后,他发出集结准备命令,要求支队内的中国救援队队员立即由日常灭火救援“切换”成“中国救援队模式”。6日傍晚,特勤支队接到上级部门的预出征任务指令。简单的出征仪式后,由应急管理部派出的中国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于7日夜间奔赴土耳其。救援队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
地震发生后,当地迎来雨雪天气,让本就艰难的救援工作雪上加霜。当地时间8日凌晨,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根据土方提出的范围,他们几经辗转于8日下午抵达土耳其南部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执行搜救任务。
安塔基亚市地处丘陵地带,房屋依山而建。地震发生后,市区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房屋,每座建筑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由于余震不断,很多摇摇欲坠的建筑物每天都在发生着结构变形。“避开那些倾斜的建筑,注意脚下道路缝隙,戴好头盔。”中国救援队副队长王墨在出发前提醒执行搜救任务的队员们。
当地时间8日23点27分,从搭建营区到救援一线,救援队已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他们展开作业的第一个救援现场是一栋8层公寓楼,地震过后,楼体已看不出原先的样子;第二个救援现场在同一条大街的另一端,从两个救援地点折返一圈,队员们的脚底就磨起了水泡。随着夜越来越深,天气也变得越发寒冷。中国救援队副队长、北京消防副总队长赵洋决定,集中力量在两个场地同步开展救援作业,争分夺秒搜救幸存者。当地时间9日1时30分,中国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通力合作,从一栋8层倒塌房屋废墟中成功营救出一名孕妇,这是中国救援队成功参与营救的首位幸存者。
当地时间9日20点20分,余震不断,在经过了20多个小时的连续救援后,队员们终于返回营地进行轮休。大家的体力几乎耗尽,队员陈兴达的双手一度颤抖到无法控制。然而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中国救援队已经成功营救出3名被困废墟的幸存者,其中一名被救出的女性被困时间超过了80小时。
并不是每次救援都会成功
2月10日,中国救援队持续在安塔基亚市伊诺努街区进行搜救。经过对多个搜救点的勘察,通过搜救人员听觉以及搜救设备的双重确认,定位了一名废墟下的幸存者,最终与土方救援力量一同救出一名中老年女性幸存者。这名幸存者手臂受伤,但身体状态良好,能与搜救人员交流对话。这是中国救援队救出的第四名幸存者,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超过96小时。
“在救援现场经常会出现全场突然静默的瞬间,我甚至能听到身边队友的呼吸声。静默,是因为现场正在进行紧张的生命探测……”这是中国救援队队员张玙在搜救间隙写下的一段话。音视频生命探测仪可通过辨别声音发出方位来确定生命迹象位置,这是营救幸存者的重要一步。断瓦残垣间,极度安静下蕴藏着生的希望。随着“这里有敲击声”等呼喊传来,中国救援队队员会立刻振奋精神,迅速展开作业。
当地时间2月12日,中国救援队接到当地居民求助,称一处5层居民楼废墟中可能还存在生命迹象。中国救援队立刻派出人员展开侦查,发现被困人员并确认该名男子生命体征稳定。最终,经过中土双方救援队共同努力,于15点30分成功打开生命通道,将这名被困男子从废墟中救出。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超过150个小时。
这样的消息振奋着每一个人,但并不是每一次救援都会成功。类似“这里有人”“这里有敲击声”的信息不断传来,然而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很少。11日一整天,救援队分为3个小组,共计探测了24栋建筑,然而却没有出现生命奇迹。
张玙说,一次赶赴救援现场的途中遭遇大堵车,救援队员们就徒步前往救援地点,他们一路小跑近半个小时,衣服被汗水浸湿。为了挽救生命,一切努力都值得。截至当地时间12日,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安塔基亚市已救出6名幸存者。
17支民间救援队驰援灾区
在中国救援队争分夺秒救人的同时,多支来自中国民间的救援队也克服重重困难驰援灾区,并很快投入搜救工作。来自浙江杭州的公羊救援队先遣队一行8人携1条搜救犬,于当地时间2月8日下午抵达土耳其哈塔伊省,成为首支抵达土耳其灾区的中国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队员们迅速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灾区,当天夜里,公羊救援队在伊斯肯德伦地区成功救出一名男子和一名儿童。9日下午,公羊救援队联合土耳其搜救力量,又在土耳其哈塔伊贝伦镇的一处民房成功救出一家五口。队长何军说,两名成人不同程度受伤,三个孩子看起来安然无恙。
中国蓝天救援队一行127人于当地时间9日凌晨抵达土耳其,随即赶赴震中附近城市马拉蒂亚展开救援。在土方安排下,蓝天救援队分为7个搜救小组,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分赴各现场搜救。经过几十个小时的昼夜奋战,蓝天救援队成功救出一名女性。
此外,成都授渔公益、中联重科救援队、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绿舟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等多支救援力量,也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装备、搜索装备等设备陆续抵达灾区现场。
据外交部2月15日消息,土耳其强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派出中国救援队82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派出香港特区救援队59人,此外还有17支中国国内社会应急力量441人前往土耳其地震灾区开展救援。上海电力、中化天辰、三一重工集团、国家电投上海能科等中资企业在土耳其分支机构为救援队送来油料、重型设备、饮水、食材等物资。同时,当地华人团体也自发前往灾区向当地人提供帮助。
地震发生后,各救援队伍之间默契协作,大大提高了搜救效率。在哈塔伊灾区,平澜基金会、三一集团救援队和绿舟救援自发组成联合救援队伍,三者形成技术互补。平澜基金会擅长生命迹象探测,绿舟救援更擅长破拆,三一救援队有装备优势,挖掘效率高。
在这次赴土耳其救援的中国社会应急力量中,蓝天救援队的队伍最为庞大。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103支蓝天救援队伍合计290人,连续在土耳其马拉蒂亚、阿德亚曼、卡赫拉曼马拉什三地奋战7天,累计搜索建筑物380幢,约18万平方米。
来自不同国家、穿着不同颜色制服的救援人员,在废墟上不知疲倦地开展救援工作,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后多次上演搜救的“生命奇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救援队营救出6名被困人员,搜寻出11名遇难者;香港特区救援队在震区累计救出4名幸存者;蓝天救援队与其他救援队合作搜救出幸存者8人、遇难者137人……
救援队背后的“后援队”
在中国多支救援队伍身后,也有一支默默无闻的“后援队”,这就是驻土中资企业组成的后勤保障团。据土耳其中资企业总商会会长周延泉介绍,地震发生当天,商会就成立了指挥所,并将总商会成员新希望集团位于阿达纳的办公地点作为临时物资集散及调配的根据点。在这里,每一支中国救援队都会被单独编号建一个群,根据各救援队的物资配备程度,商会尽最大努力对其后续补给提供相应的帮助。
土耳其中资企业总商会会长助理沈秦威说,灾情发生后,自己临时被任命为前线灾区根据点的负责人,并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沈秦威回忆起自己2月8日收到的一个很具挑战性的物资清单——800升柴油、汽油等。据介绍,中国救援队伍此次带了很多工作器械用来清扫石块和道路。“当地加油站已经没有油了,我们几经辗转,从阿达纳旁边的梅尔辛省调到了这批燃油,并在2月8日晚上完成调配工作。”
此外,中国救援队员们的“吃饭”问题也是一大挑战。沈秦威称,在得知土方无法稳定地向一些救援队提供食材时,一开始是有些慌张的。“如果没有食物,救援人员肯定会挨饿,甚至没办法救人。所以我们立马集结人手分头行动,跑了一整天,从不同地方的供应商处买到了大米和鸡蛋等物资。”
素材来源:新华社、央视、中新社、红星新闻等
随着土耳其地震救灾重点从生命救援逐步转向赈济安置,国际救援队伍逐渐撤离,前往土耳其的中国救援力量在完成搜救任务后也先后返回祖国。在此次跨国大营救中,中国19支救援队伍500多人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驰援土耳其重灾区。在过去一周多时间里,队员们不眠不休,分秒必争地为受灾民众打开生命通道。
救援期间,队员们克服余震、严寒、后勤物资供应紧张、交通拥堵等困难,专注投入搜救工作,和时间赛跑,和“死神”搏斗,不断见证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