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多挣50元,有人靠“碰”找机会,有的“老板”也要下工地
济南零工市场:同样的酷热天,不同的冷与暖
2023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不少零工拎着装满工具的包,站在张庄路零工市场门口等活儿。
  郑英租住的房子大门口安着12个电表。
    
  连日来,济南遭遇高温天气。在一年当中最热的几天里,济南零工市场内,那些来寻求工作机会的人们却有着不同的冷暖感知。
  当人们在室内吹着空调都觉得酷热难当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这样的天气下,他们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有着怎样的不同?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近日,记者走进济南零工市场,走近来到这里的人,了解他们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文/片 记者 都亚男 冯沛然
实习生 厉舒雪

多的50元是暴晒钱
  7月11日凌晨5点,天空翻出鱼肚白,没关掉的路灯失去了照明作用,成了空中的点点“星光”。
  “星光”下,守着早点摊的张良夫妇已经炸了快两小时的油条。7元一斤的油条、2元一碗的豆腐脑、1元一袋的豆浆……这样远低于济南日常市场价的早点,就在槐荫区张庄路零工市场内北侧,零工市场的人是这里的常客。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来一份早饭。钢筋工郑英就是不会每天都吃早饭的人。
  7月11日这一天,6点半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一直没等到活儿的零工赶进了大棚里,郑英抢到一张早点摊的板凳坐在棚内刷起了视频。她觉得这天很难再找到工作,7点钟再等不到活儿打算和丈夫回家歇一天。
  7点多,郑英的丈夫在零工市场外的包子铺买了一个茴香馅的包子,给了郑英。从早晨5点等到7点才吃饭,郑英解释说,不饿不吃。
  郑英和她丈夫都是钢筋工,现在一天工资300元-320元,比上半年要高出50元左右。郑英说,钢筋工是要爬到楼顶安装钢筋骨架的,从早上5点半干到下午5点半,中间休息两小时,眼下济南白天气温近40℃,这50元是暴晒的钱。
  在以前工地活儿多的时候,郑英一个月可以干25天左右,现在一个月差不多干20天。去年年底觉出“实在赚不出钱”,郑英夫妻俩一商量在年初买了一辆五菱的面包车。郑英讲,连人带车包出去能赚多点。
  张良夫妇的早点摊一天的流水是两三百元,张良觉得自己的买卖就靠“薄利多销”,这个生意理念近来也受到市场的冲击,在“销”上不再如以往那么多。张良分析,一是市场外面的小摊变多,二是市场内的零工变少。张良讲,在市场要缴纳一月两三百元的摊位费,现在赚得不多,也会去做零工补贴家用。
靠“碰”的“熟人社会”
  7月11日6点半的大棚里,夏力新也拽过一张早点摊的板凳坐在瓦工区等活儿。
  张庄路零工市场的大棚里,根据分工划分成钢筋工、木工、电工、瓦工等区域,等活儿的人会在这里等待招工的人。张庄路零工市场大棚前的空地是人最多的地方,女性零工自发聚集在北边,男性零工站在中间和南边。夏力新说,没有技术傍身的人会挤在那片距离门口最近的空地,日薪不高。
  夏力新望着棚内耸动的人头,静静地形容这是一群“流浪人”。
  日结的工资、灵活的工作关系、自由的工作时间,是零工的工作特征。选择零工这种工作方式的原因不尽相同,夏力新的原因是看重日结。夏力新被拖欠过工资,做瓦工已有二十多年,也在多地跟过不同的工队做长期工。薪资日结令夏力新安心,零工能每天拿到现钱,长期工多是年底才结账。
  零工市场,更像一个“熟人社会”。长期在此找活儿的人互相熟识、互相拉活儿,虽然不时有旧人离开、有新人来到,但很快会认识、摸清对方的底子。更重要的是,零工虽然是工作双方短暂的合作关系,但是零工会更偏重于找熟悉的老板干活。夏力新说,找熟人干活,性格都摸得清,更清楚工作有多重,工资结付有保障。
  在夏力新旁还有一群拎着包的瓦工,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闲聊,而这其中不少已经找到活儿。临近早上6点,好几位瓦工拎着包骑上电动车离开零工市场,夏力新说,这都是今天有活儿的人。
  早晨的零工市场,不仅是一个招工场所,更是一个问价市场。找到活儿的人也不会多睡会儿觉,而是会一早再来零工市场打探市场价格,打探完再去定好的工地。夏力新说,他们来“碰”,看能不能“碰”到更高的价格。
  “碰”,是在零工市场听到最多的一个字眼:“碰”运气,今天能不能找到工作;“碰”价格,今天能不能多拿点钱;“碰”天气,今天气温会不会“友好”一点……
  7点半左右,雨停了,看见雨停,夏力新决定今天不再“碰”,拎上包离开了零工市场。
每年挣10万供女儿留学
  在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碰”和“熟人社会”的定律依旧得到印证。
  7月11日下午4点半,孔辉骑着车尾镶嵌着自我介绍的广告牌的摩托车,回到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这天已经赚到230元的他,再次回到市场来“碰碰”运气。
  孔辉是一个有着“品牌意识”的人。孔辉认为要赚钱,业务就得广,他摩托车尾广告牌上的技能简介写满4行字,右侧裤兜里还有一沓名片,名片正面印着联系方式,背面印着足有5行字的14项业务技能,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公司名字,叫做“锦鑫装饰”。
  孔辉还是一个人缘很好的人。对市场里的每个人住在哪里、什么工种、干了多久、多大年龄、什么性格,他都门儿清。孔辉称呼李进平为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的“老书记”,李进平是零工市场“工龄”最长的人,2005年初来此地时,全福立交桥还没建起来,做瓦工这一行足有近20年的时间。
  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是济南另一个大型零工聚集点,这里零工的日薪价格要高于张庄路。
  按照“老书记”李进平的分析来讲,张庄路的工人多是来自于济南长清、德州齐河等片区,日薪偏低,而全福立交桥附近的工地临近市区,工人价格偏高。不过李进平也观察到,随着近期的活儿少人多,越来越多熟识的老板选择去张庄路招工。
  今年54岁的李进平一年能赚10万元,他算起来往年能赚到11万元,而每年这10万元是要汇给他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女儿。李进平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工作,小女儿留学还需要花费,不过这每年10万元也不够留学费用。
  李进平说小女儿是半工半读,而他也决定过两年搬去澳大利亚打工,他每次汇钱时都会感慨1元澳币能兑换近5元人民币,他觉得去澳大利亚打工能赚到更多的钱。
  下午5点半,李进平的妻子干完活儿回到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今天没干成活儿的李进平一直在等她。李进平找到一个当晚的活儿——给220平方米的房子铺瓷砖,一人500元。他与妻子商议去做这个工作,但妻子觉得干一通宵要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反对接这个活儿。
  两人各持己见僵持着,等到半小时后,全福立交桥下已不见李进平与其妻子的身影,不知道二人是选择了回家,还是选择了去打工。
“老板”也要下工地
  下午5点钟,一位大喊“招4个水泥工”的女士,让全福立交桥底坐着打牌、刷视频的工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向她围了过来。当晚通宵300元,是这位女士给出的价格。
  7月已过去11天,赵小虎只干了5天的活儿,他有些心急找活儿,但对这个价格十分不满。他狐疑地向那位招工的女士讲道,“你别中间吃太多。”
  “吃太多”,意思是前来招工的人从上级老板手中揽活儿再包下去,中间赚些差价,有些人会克扣一部分工人的钱,这也是零工市场一种特有的“代理现象”。  
  赵小虎要到这位女士老板的电话,一番争论之后,价格有所波动,但要看活累不累,累的话可以给到350元。赵小虎打电话叫来三个相熟的零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老板在这儿,这价钱我可没从中间扣”。
  正准备出发的时候,招工的这位女士纠正说,这个活是4个人干,但包括她和她的老板,所以只招2个零工。
  赵小虎大惊,再次和招工女士的老板打起电话,他认为女工力量弱,他的工作量会变大,要求替换掉这位女士,另招3个零工,但老板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后,招工女士领着两个零工离开了市场,赵小虎选择继续“碰”。
  代理现象一直都存在,大老板二老板三老板四老板,钱也在被一层两层三层四层抽成。但可以看见的是,现在食物链上游的人也开始下苦力了。
5元拼车与8元房租
  对于零工来讲,住宿交通成为无可避免最大的一笔开销。
  有不少零工会在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附近租房。济南最大“城中村”之一的宋刘村拆迁之后,不少零工搬去了离全福立交桥最近的“城中村”还乡店,而还乡店房价也因此上涨。
  一位瓦工说自己租住的房子不足10平方米,每月从160元涨到了260元。也有从宋刘村搬至还乡店的零工表示,同样400元的房间,在宋刘村配有厕所、厨房,在还乡店却一无所有了。
  郑英租住的房子距离张庄路零工市场只有5分钟的车程。郑英丈夫把车停在村里的主路上,顺着主路南侧的小巷子一路蜿蜒向里走去,就到了郑英的住处。这是一个被分割成12个房间的农家院落,这其中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每月租金为240元,平均每天8元。郑英指着隔壁的自建楼房说,楼房会贵一点,一间350元。
  有人选择一天8元的房租,也有人选择坐车回家。下午五六点钟是散工时间,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停车棚的电动车越来越少,市场旁停驻的汽车却越来越多。
  黄河以北的起步区是全福立交桥零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傍晚散工的时候,不少有车的零工会在全福立交桥停下顺路载客,一人5元。不过,车子从来不会停留太久,一辆车停下,会迅速被人挤满,紧接着开走之后,另一辆车又来了。
  有人选择了5元一辆的拼车,也有人选择3元一辆的公交车。
  接近19点钟,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只剩下零星几个人,赵小虎依旧在“碰”。他说,5天没干活了没有钱,他要再碰碰。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