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系列亮相书博会
系列绘本“说”汉字很接地气
2023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张頔

  中国汉字流传几千年,它不仅是我们的语言和沟通工具,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7月27日,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的31届书博会现场,《汉字中国》系列图书作者、执笔人及总策划何芙蓉就为我们带来了这把探究中国文化的汉字钥匙。
  2021年,何芙蓉与张立军老师共同完成了《汉字中国》第一辑4册本,主题分别为:《跟着太阳寻找方向》《探寻夜空的奥秘》《采集渔猎中的大智慧》《农耕畜牧孕育的家园》。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汉字中国》第二辑5册本近期上市,主题分别为:《丝麻泥土里的中国名片》《从安居到建都的旅程》《从蒙昧走向科学》《青铜器里的天下一统》《礼乐仁义中的文化寻踪》。
  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系列绘本对汉字的讲解很接地气,贯通从古至今的文化生活。比如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惊艳了全世界,但为什么用“柳”来表示离别呢?“柳”代表分别的意思,来自“卯”,“卯”是把祭祀的牲畜从中间剖开的样子,从字形就能看出“分开”的意思。想想枝条分明的柳枝和柳叶,是不是觉得这“柳”字造得真是妙。纺线是古人必备的生产方式,也衍生出不少汉字。原来“专”来自纺线,纱线围着捻杆一直转动的过程就是“专”。心无杂念,只围着一件事琢磨就是“专心”。
  何芙蓉认为,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其实是万物互联的过程,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形似”将祭祀的供品和柳树联系起来,又同人的离别之情联系起来,还可以跟建筑的榫卯结构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用“神似”将纺纱、织布同人们做事情的态度和理想联系起来,于是有了平时说的“专心”“经天纬地”这些汉字词语。顺着这些词语,我们便能直通传统的文化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