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普,沂蒙山走出的核物理学先驱
2024年04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大学知新楼前的王普纪念铜像。
     □王任
 
  王普1902年出生于沂南县依汶镇,是沂蒙山走出的第一位留洋科学博士。作为中国核物理学先驱,王普先生曾经闻名于海内外,载于世界科学史册,但在故乡他的名字却不为人所知。
  王普于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升入北大物理系。1928年秋,王普的老师、物理学家丁西林介绍他去“中央研究院”工作,王普在物理所跟丁西林,同时又在地质所跟李四光做助理研究员。一年后,王普到济南担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为山东大学)聘王普创办物理系。
  为实现“科学救国”的夙愿,王普于1935年秋考取山东省公费生,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在威廉皇家科学院的达莱姆研究所研究核物理学。该研究所是世界核物理研究三大中心之一,王普是继王淦昌之后到这里学习的第二个中国人。他于1938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转赴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仍从事核物理学的研究。
  对于王普的历史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冼鼎昌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他取得科学博士学位的1938年,就在那个研究所里传出了划时代的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的消息。得到博士学位后,王普到美国卡内基学院做了一年与裂变有关的研究,和同事发现铀和钍的原子核在裂变时缓发中子的现象,这个发现在核能的和平应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不但是见证了核裂变时代开始的中国人,也是最先在核裂变领域里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的中国人中的一位。”
  冼鼎昌先生还忆及:“王普教授的名字,我是在大学四年级时在卢鹤绂先生的课上第一次听到的。在课上,卢先生一板一眼地讲述‘我的朋友王普教授’的重要发现——缓发中子现象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1939年1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国际理论物理学会议召开。王普是与会的唯一一个华人学者和亚洲学者,这次会议也被看作是一次世界物理大师的聚会。1月28日晚间,由于离会场较近,美国卡内基学院地磁学系的R﹒B﹒罗伯茨、R﹒C﹒迈耶尔和王普等人赶回卡内基学院地磁学系靶室进行了原子核裂变实验演示。
  1939年2月11日的《科学简讯》正式报道,罗伯茨及其同事们在1月28日“晚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午夜实验会议上”,向玻尔和费米展示了核裂变碎片的存在。随后,王普和罗伯茨等人合作,3个月内在《物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4篇文章,其中2篇涉及了铀和钍在裂变中发射缓发中子的研究。1939年,我国《科学》杂志介绍说:“王普博士除参加此次核子分崩表演成绩优异外,近复发现迟发中子及原子能之实际利用理论,已由卡内基学院向美国特许局注册,蜚声国际,为国增荣,难能可贵。”
  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于1946年在青岛复校,王普即重返山大,任物理系主任,代教务长。1947年秋,王普应聘到美国国家标准局担任辐射物理学研究员,研究X射线物理学和核物理学。
  新中国成立不久,王普即写信表示了回国的愿望。1956年8月,王普借赴欧洲参加学术会议的名义,在我国驻荷兰使馆的协助下回到祖国。到北京后,他受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高等教育部司长李云扬和山东大学校长晁哲甫等的热情接待和欢迎。
  根据王普本人坚持回山大的意愿,他再次回到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筚路蓝缕地在山大创办的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56年之后,王普还曾兼任政协山东省第一、二、三届常委,省物理学会理事,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王普先生是山东大学物理学科的主要创立者,也是山东省物理科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王普先生晚年在山东大学只带了两位研究生弟子,一位名为李惠信,一位名为张乃健。2010年10月,一尊王普纪念铜像在山东大学代表性建筑——知新楼前落成,一本厚重的《王普先生纪念集》正式出版,一场纪念王普先生的学术座谈会顺利举办。
  王普先生好像从历史中走来了,但是由于研究领域的关系,在家乡他的名字依然少为人知。当年,他从家乡走向世界,并做出了重大的原创性科学贡献,对于家乡人而言,是难得的励志楷模和学习榜样。期待他的贡献,能被更多家乡后学所熟悉,也为沂蒙山竖起一座科学巨匠的精神丰碑。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