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 新华/法新
印度总理莫迪 新华/法新
印度大选定于4月19日开始分阶段投票,近10亿选民将在一个多月内决定现任总理莫迪能否三度登上总理宝座。在这次选举中,莫迪的主要对手、曾长期执政的老牌大党国民大会党正在摩拳擦掌。此次莫迪冲击第三个任期能否再次赢得选民?国大党牵头的反对党选举联盟将如何应对选战?
印度大选有多“大”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议会实行两院制,分为联邦院和人民院。印度大选指的是人民院、即议会下院选举。
印度人民院有545个议席,除两个席位由总统任命以外,其余543个席位通过选举产生。人民院选举每5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组建内阁。
今年印度登记选民达9.68亿,人数超过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人口总和。选举从4月19日持续至6月1日,分七个阶段,6月4日公布结果。此外,印度大选花费也超高。印度媒体研究中心说,2019年印度大选“烧掉”86亿美元,今年花费预计更高。
印度大选为电子投票方式,全国设立100多万个投票站,约1500万工作人员。印度约四分之一人口是文盲,选举委员会给每个政党分配“吊扇、梳子和芒果”等常见物品作为标志加以区分。
莫迪经济牌咋样
莫迪2014年、2019年两度出任总理。在前两次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均获胜,拿下席位分别为282席和303席。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这次大选目标是拿下400多个席位。
莫迪最大的“招牌”是经济发展成果。然而,有媒体和专家指出,莫迪政府的经济成绩并非如宣传般亮眼,发展成果也未真正惠及底层民众。
莫迪政府2014年上台后提出“印度制造”战略,但制造业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莫迪政府原本设想的目标是,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到2022年能从2015年的16%提升至25%。然而,这一比重在2022年是13%。
制造业的实质衰退导致印度失业率居高不下。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发展中社会研究中心”日前对1万名选民进行调查,62%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五年,找工作变得更困难。
底层农民更是因为未能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获益,发起“进军德里”的抗议,要求政府明确农作物的最低价格,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并免除农民的债务。
印度著名历史学家古哈预测,为了胜选,莫迪政府将不得不更加依靠“印度教民族主义”。
反对党联盟有多强
莫迪的主要对手是曾经长期执政的国大党。在2014年选举中,以拉胡尔·甘地为候选人的国大党以较大劣势不敌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失去政权。
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党去年7月成立选举联盟“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英文首字母缩写为“INDIA”,与“印度”的英文拼写相同。这一联盟组建后,印度上演了一场“改国名”的戏码。
印度人民党内部一些官员呼吁把国名从“印度”改为“巴拉特”。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主张使用“巴拉特”这一名称,认为它更符合印度历史,而“印度”一词带有深深的殖民主义烙印。
今年以来,印度执法局以洗钱、受贿等罪名先后逮捕了多名反对党领导及地方首席部长。政府机构还冻结国大党的竞选资金。反对派多次指责这是印度人民党利用行政优势削弱对手。
反对党联盟大部分成员为地区性政党,至今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执政理念,也缺乏人气能与莫迪相提并论的核心领导人。舆论普遍认为,反对派尽管“组团”出战,“阻击”莫迪的难度仍然较大。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