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春日“赏花季”更似“汉服出游季”
景区+汉服,文旅新风口“穿”越而来?
2024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洋 烟台报道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这样的景致,在春日的烟台,屡见不鲜。连日来,烟台各大公园景区里,身着汉服的年轻人随处可见,他们花下一袭华裙,飞舞的裙裾在浪漫的花海中,翻飞出一场别样的春日风景,“赏花季”更似“汉服出游季”。
  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截至目前,“汉服”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达1126.4亿次,各种变装视频争相比美,让网友直呼“穿越”。年轻的群体,让汉服频频出圈,也催生了文旅新场景,释放出了文旅消费新活力。
  着汉服赴春约
年轻人的新玩法

  一袭汉服赴春约,踏青赏花享春色。当下,“汉服+踏春”已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新玩法。
  4月13日,莱阳“陌上花开·梨乡花语”赏花季活动启动。梨花朵朵盛开,身着各种样式、各种花色汉服的“仙子”,徜徉于花海,构成一幅幅清新淡雅的国画,吸引着市民游客们驻足欣赏。
  现场,“汉服仙子”张媚在花间翩翩起舞,引人注目。张媚来自云南,是一位“00后”的汉服爱好者,目前就读于山东工商学院。“读小学时,看电视剧古装戏,我就觉得女主角的穿着很好看,一直想试试。初中时,参加了当时古装热播剧舞蹈演出,那是第一次穿汉服。”张媚说,“读大学时,我有了更多研究汉服的时间。加入了汉服社,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接触到了更多与汉元素相关的东西,就慢慢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折服。”张媚介绍,学校内现有两个汉服相关的社团,成员共计百余人,她任其中一个的副社长。
  在梨园里,还有一位烟台本土“仙子”,曾是张媚的“同行”,名叫叶敏,她是一位“95后”汉服爱好者,读大学时也加入了校内汉服社,任社长。“高中时我就燃起了穿汉服的兴趣,到现在有十年了。第一印象便只是觉得好看,后来,由汉服了解到古代的礼仪、舞蹈、诗词等等,我慢慢觉得汉服不仅是一件穿在身上的衣服,还是一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表,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代表,需要我们年轻人去传播、弘扬。”
  叶敏说,起初穿汉服会被说成“奇装异服”,或者被认为是“唱戏的”,周围认可的人也很少,现如今走在街上很多人会来合影,甚至询问“这是哪个朝代的衣服”,来主动讨论汉服。这种改变让叶敏科普、传承汉服文化的信心更加坚定。
情怀承载热情
小众渐变大众

  近年来,不仅是汉服热度攀升,各种以“国风”“国潮”为名的服装设计也持续走俏,影响着大众的审美与流行趋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汉服?
  鲁东大学二级教授、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曹艳英表示,使汉服“出圈”的首要因素,是一种情怀,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回归。这种现象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渴望从汉服中体验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和灵感。“汉服复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承载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除此之外,近年来,汉服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链条越做越完善。受众可选择的汉服样式越来越多,可以和汉服配套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穿汉服的机会就变多。而且,这些也离不开考据、设计以及传播等行业的工作积累。”曹艳英说。
  谈到汉服产业,叶敏表示,以前买一件汉服可能在千元左右,现如今山东曹县成功将汉服价格“打”了下来,299元、199元,甚至99元就能买到一件汉服,而且现在汉服更考究,更能还原历史。
  作为汉服爱好者,叶敏认为,近年来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发展,对“汉服热”功不可没。最初,她只能从杂志上看到汉服妆造,现在许多专业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穿搭体验,还可以随时与之互动,吸引大量粉丝关注。此外,古装影视剧的精良制作,也是推动年轻人关注汉服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主流媒体的关注给了叶敏等年轻人强大的信心。她表示,特别是今年春晚节目《年锦》再助汉服“破圈”,汉服走上春晚舞台,让全球都看到了中国的美。
  据了解,2003年,郑州市民王乐天穿上汉服走上街头,引发媒体关注,被认为是“汉服复兴”的重要开端。“从一开始的‘奇装异服’到如今登上春晚舞台,汉服穿搭逐渐被大众接受,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份认可来之不易,传承汉服,我们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叶敏说。
爱好“穿”成了专业
火爆催生了职业

  “汉服热”逐渐攀升,很多爱好者将其从业余爱好变成职业方向,并且越做越专业。参加莱阳“陌上花开·梨乡花语”赏花季启动活动的缃怡,就将“汉服”变成了职业。
  缃怡是一位“90后”汉服爱好者,来自山东临沂,接触汉服已经有17年了,曾受邀参加洛阳九洲池、北京圆明园等景区的汉服活动。“我先是爱好汉服,为了让自己更专业,通过了汉服模特专业考试,现在有一家自己的传媒公司,承接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培训。”缃怡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每天不是在活动现场,就是在赶往活动现场的路上。”
  汉服的火爆,不仅带动了汉服模特的职业化发展,还为汉服礼仪培训师、摄影师、妆造师以及汉服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职业机遇。在社交媒体上,有汉服妆造博主分享自己给模特化古典妆的视频,妆造前后差别明显,吸引不少流量,拥有上百万粉丝,网友预约化妆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半年以后。
  此外,“汉服热”与汉服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曹县全年汉服销售额达到72.15亿元。此外,2024年新春伊始,马面裙的爆火再度将曹县汉服送上“热搜”榜。1月份曹县汉服销售额达到9.2亿元,马面裙的销售额就占4亿元。
  缃怡顺势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目前处于制作样衣状态。张媚也表示自己将来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汉服设计师,目前正在向汉服模特的方向学习。不管是专业的汉服从业者,还是爱好者,缃怡、叶敏、张媚都表示希望将来汉服能够日常化,并且她们正在努力做这件事,将汉服适度改造后穿进日常的生活中。
引流作用明显
“汉服+文旅”擦出新火花

  “汉服热”,也带动了城市文旅的发展。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旅游体验爆火,景区作为“汉服热”的主要配套场景,在活动上也不断推陈出新。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浙江西塘等地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城市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推动汉服产业与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找到了文旅市场转型发展的“密码”。西安城墙灯会、中国(洛阳)汉服文化节、西塘汉服文化周等多种定期活动让“汉服热”升温。
  烟台也紧跟潮流步伐,“穿汉服 游仙境”等汉服活动遍地开花。
  其中,蓬莱阁景区在春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会举办汉服表演和研学活动。当下,蓬莱阁的花朝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面向全国的十二花神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而且,该景区内有多个汉服体验馆,并提供妆造服务,让游客沉浸式游览仙境。此外,所城里、烟台山、南山公园等地都是开展汉服活动的好地方。
  曹艳英教授表示,汉服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和独特的文化符号,这种热度会持续下去。传统服饰与景区擦出火花不足为奇,中国的许多景区都是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这些都是与汉服十分贴合的元素,汉服的飘逸在这类风情的景区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目前,许多景区逐渐形成‘汉服+妆造+拍摄’全链条产业,“汉服热”对景区的引流作用越来越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汉服在为旅游赋能、带动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过犹不及’,防止昙花一现。作为从业者要尊重历史,不能过度消费传统文化,更不能戏谑传统元素;汉服行业要规范管理,加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景区要做好自我约束,规范汉服租赁行为,保障游客需求与体验质量。”曹艳英教授说,“烟台是山海之城,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穿汉服打卡拍摄的好地方。我们可以设计有烟台特色、适合在山海间拍摄的汉服等服饰,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