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老去》
解玉军 著
商务印书馆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饶平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
王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老年是生命的一堂课,也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一堂课。
在那些耐心被老病消磨殆尽,因无望而陷入抑郁乃至崩溃的过程中,我们在审视自己。
选择养老院还是居家?保守治疗还是手术?要治到什么程度?什么选择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理解什么是老去。
□禾刀
记得前些年有一本《平如美棠》很火。在那本书里,从未有过绘画经历的高龄作者饶平如,为妻子毛美棠绘制了三百多幅画作,并辅以朴素的文字和情感真挚的小诗,真切地记录了妻子生命最后时光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毛美棠罹患肾病和老年痴呆症后,饶平如推掉所有工作,每天5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烧饭、做腹膜透析每天4次,消毒、接管、接倒腹水、打胰岛素、做记录,他不放心别人帮忙。那本书,既是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真情流露,也是老人彼此照料的真实写照,算是现今中国养老模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陪父母老去》这本书则跳出了老人本体,记录者是与老人长年相伴,边照料边观察的女儿。本书中,作者解玉军以日记体方式,记载了父母从2011年5月30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养老院的日子,这也是两位老人从古稀奔向耄耋的蹒跚岁月。随着母亲在2023年7月17日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86岁高龄的父亲更显形单影只,一场更大也更为艰难的考验摆在父亲面前,同样也摆在他的两个女儿面前。
作者父亲生于1937年,母亲1938年,父母退休后于1998年搬到作者所在的城市威海。母亲2006年罹患房颤,后又患上帕金森病,前后十七年,与病魔抗争成了母亲这段生命旅程中最大的主题,也是父亲乃至一家人的主题。从高龄步入重病,这是许多老人的宿命,也是生命的规律,无以规避,就像是生命给出的一道临终考题。
作为长女,作者长年奔波于医院(养老院)与家庭之间,目睹母亲逐渐失能,从清醒走向糊涂,然后是死神脚步的日益迫近。特别是去了养老院,生死瞬间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到养老院时,作者写道:“这里的生死,跟流水一样。”养老院是许多老人人生的最后一站,对这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行业,鱼龙混杂,在公众中的接受程度还亟待提高。好在作者父母极为开明,“从六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到处去看养老院,怕他们老了我一个人伺候不过来”。养老院里不仅能更真切地看到人们的衰老,还能读懂生命的珍贵。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旦人生进入读表的冲刺阶段,寿命长短也许全靠毅力意志的赋能。
老人的开明还表现在,早已将生死看得十分透彻。虽然女儿误将他们安排在临终关怀的那层楼,导致他们有更多机会观察到身边的老人逐渐离去,但他们却满不在乎,还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许是他们真的将生死看得很淡,也许是他们不愿给女儿徒增负担。
对于许多普通家庭而言,养老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费用问题,而这又是一个背负道德枷锁,往往让人难以启齿的问题。以作者披露父母2022年在养老院的开支费用为例,“妈妈每天的费用总计将近四百元,爸爸一百元,两个人一个月需要一万五”。好在父母早就在经济方面为自己安排好后路,备足了养老的钱,实现了养老的经济自立。尽管如此,省钱依旧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原则,母亲“镶牙的时候,不肯用贵的,说是又活不了几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更多普通家庭而言,将老人送不送去养老院都是一道难题,送去好一点信得过的养老院,开支不是小数,一般家庭恐难承受;不送对家庭来说,更是一种看不到头的煎熬,毕竟上有老、下有小,而随着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样的矛盾只会更加突出。在社保体系更为健全的城镇尚且如此,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可能更得面对庞大的养老开支与孝道的双重煎熬。
养老首先是一个经济课题。作为“先老”社会的日本,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危机。为缓解养老压力,日本的一些地方特地放宽就业年龄限制,实则为不堪重负的老龄化社会减压,但此举充其量只能算是尝试,并不能真正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毕竟老年人身体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将镜头聚集日本老龄家庭后发现,“长寿”对有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虽然不少老人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还有一些家庭成员因为照顾多位老人疲于奔命,最终失去工作,导致两代人破产(《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也就是说,经济问题是摆在养老面前的一座喜马拉雅山,能够逾越者廖廖无几。《陪父母老去》这本书的作者笔下的父母也许只能算是特例,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依然是主流的今天,这种养老模式似乎还无法成为普罗大众的常态。
另一组数据可能令我们更感养老形势的迫切。据报道,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17亿,占总人口15.4%。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已超过3000万,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5000万。而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即为中度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正在向着中度老龄化社会“阔步迈进”。不管我们是否接受这种现实,也不管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老龄化社会正快速成为我们生活的普遍现实。
当然,本书重点聚焦的是社会与家庭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这些依然可以给读者带来诸多思考。作者在书的开篇写道:衰老就像黄昏来临时的一场考试,一边是想要答题的迫切心情,一边是越来越暗淡的光线,越来越看不清的试题。当黑暗全面笼罩,坐在试卷前面的人,心里才明白,没有答案。没有答案是因为,养老是一场关于生活与道德的博弈之战。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对老人尤其身染疾病老人的陪伴,常常是一个漫长而又重复的过程:漫长有时长达数十年,重复则是因为每天子女们都不得不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很容易消磨一切。
在作者笔下,随着父母的老去,他们越来越像小孩。面对老小孩,成为大人的子女却无法像父母当初对待自己那样。作者铺张了很多细节,但又似乎有些重要或敏感的没有写,对于一个正亲身经历类似生活的读者而言,作者笔下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但一些尖锐的矛盾未能涉及。当然,也许作者经历的只有和善的美好。可以想象,在崇尚孝道的文化里,一旦我们决定记录养老生活,就可能被置于道德的煎烤架上。
读这本书的人,猜想大抵年龄相仿,或者经历相似,毕竟从未经历者,很少能从这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中产生共情。这些琐碎只有经历才能读懂,才能在沉淀中顿悟生命的意义。我们在茶余饭后谈过生,论过死,思来想去,之所以常常如此淡然,大抵因为我们的话语逻辑中隐含了重生的前提。有时我会突发奇想:随着一个人的逝去,分解成分子与原子。假以经年,这些分子与原子与其他个体重新组合,终又变成大自然中的其他形态,甚至与生命不再相关。从这层意义上讲,养老是我们对缘分的终极守候,陪伴则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作者为书评人,武汉道桥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