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变局潮涌,唯当乘风破浪!2018年,是国企改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也是集团改制更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转折之年。
2018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改制组建烟台市财金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此,集团以国企改革为战略引领,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直以来,集团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业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金融主责主业,积极发挥金融的“造血”“输血”功能,在做优金融服务“基本盘”上“花功夫”,做强金融服务“科技盘”上“用力气”,做大金融服务“长期盘”上“做文章”。
近年来,集团持续布局拓展金融服务,2018年,成立财金新动能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混改成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源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财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23年,烟台融资担保集团、市政企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划转至烟台财金集团;2024年,成立财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股烟台银行、恒丰银行等5家银行……如今,已逐步形成基金投资、股权管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金融信用信息服务等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夯实集团打造地方金控平台的底座和基础。多年来,集团积极发挥综合金融的核心驱动作用,在打通实体经营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连接通道、提升资本运作能力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联动省内外投资机构、驻烟金融机构等,共同推动区域金融市场良性运转,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激活经济发展动能,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烟台积极抢抓列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的难得机遇,出台了《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支持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主导产业的投资方向。“《办法》有效提高了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运营管理规范水平和投资效率,在基金管理机制上进行了重要变革,加强市场化运作模式,把基金设立、投资、运营、管理及退出的全流程决策权限下放到集团,极大增强了集团业务开展的自主性。”柴林回忆道,基于此,集团在之后的基金管理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包括制定了政府引导基金入库标准、基金管理机构的准入和筛选标准,设立了投委会进行基金投资决策等。同时,集团开始“走出去”与国内头部投资机构深入对接交流,与中金、国投、毅达资本等机构共同设立产业基金。“这些基金基本覆盖了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主导产业,有效支持了烟台市一批上市企业,储备了一批上市项目,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柴林说,“投资的许多优质企业,如显华科技、迈百瑞、一诺电子等,一度成为了全国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烟台财金集团围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模式探索,着眼市场化改革探索与业务拓展,秉持“投资基金化、基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理念,于2019年开始探索以自有资金参与市场化股权投资,并组建了市场化、专业化的股权管理团队——源禾资本。柴林说,“这一方面增强了集团投资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专注于深耕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投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投资实践。”
随后几年,集团在基金投资业务领域精耕发力,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与尝试。集团通过“以投带引”探路基金招商、资本招商新路子,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助推资本与产业深度耦合、基金与项目精准合作,为地区招商引资注入新活力。2020年以来,集团先后成功将新能源领域电池管理控制系统研发制造行业领军企业——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从事高性能GPU芯片研发设计的高科技企业——芯瞳半导体的总部由合肥和西安迁址落户烟台,助力区域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招商引资见实见效。
2023年,集团根据全市政策目标和产业发展导向,加强统筹规划,搭建了“4+N”母子基金投资架构体系,在原有基金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了县域经济、动能转换、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4只母基金,下设N只子基金、项目子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的方式,链接政府、企业、各类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要素,建立覆盖天使期、早中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接续投资体系,赋能高成长性企业拔节生长,支持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截至2024年上半年,集团共投资设立基金45只,基金总规模累计超1158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