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荡一周,沪指勉守3200点
有分析认为本轮政策组合拳力度较大,中长期仍看好后市
2024年10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月11日,沪指以收跌2.55%,勉强守住3200点结束了回调一周。国庆假期后的4个交易日,A股整体走势为高开震荡走低,三大股指均回吐部分节前涨幅。板块轮动效应明显,证券、半导体等遇回调,“中字头”等高股息板块一度接棒领涨。震荡回调之下,市场期待“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出台。

  黄寿赓 济南报道     

震荡一周
沪指回吐涨幅3.56%

  10月11日,A股继续调整,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沪指低开0.43%,报3287.87点,深证成指低开1.0%,创业板指低开1.77%。
  盘中,沪指一度将跌幅收窄至0.14%,但未能翻红。此后,三大股指均震荡下跌,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1.60%,深证成指跌2.62%,创业板指跌3.57%。全市下跌个股4540只,半日成交额距破万亿元仅一步之遥,为9933亿元,较上一日缩量4759亿元。
  午后,三大指数继续震荡下跌,14点19分,深证成指跌破10000点,14点35分,沪指跌破3200点。截至收盘,沪指跌2.55%,报3217.74点,深证成指跌3.92%,报10060.74点,创业板指跌5.06%,报2100.87点。全市下跌个股超4800只,总成交额1.59万亿元,较上一日缩量5741亿元。
  回顾本周A股表现,可谓大震荡的一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三大股指均大幅高开,一举创下了多个历史纪录。沪指竞价期间涨停,高开10.13%,深证成指高开12.67%,创业板指高开18.44%。北证50指数高开26.67%。其中,沪指创下2000年以来最大开盘涨幅,创业板指、北证50指数则创下历史最大开盘涨幅。
  此后,指数均开始了震荡下跌。10月9日,新投资者刚获入市资格,沪指就录得超6.6%的大回调。据Wind数据,本周沪指累计回吐涨幅3.56%,深证成指累计回吐4.45%,创业板指累计回吐3.41%。
  回调之下,市场上飘绿个股占据多数,刚刚上市的两只新股强邦新材与铜冠矿建变身“大肉签”,成为难得的一抹亮色。前者系国内规模最大的印刷版材制造商之一,后者为非煤矿山开发服务提供商。上市首日,强邦新材盘中涨幅一度超2100%,铜冠矿建超1100%。
板块轮动
贵金属板块“一枝独秀”

  指数大震荡,板块行情轮动效应明显。10月11日,风电设备、半导体、电子等板块领衔回调,其中,风电设备与半导体均跌超6%,风电设备成分股全部飘绿。
  “牛市旗手”证券板块低开近1.5%,中途虽一度翻红,但最终收跌1.39%。板块内,超30只成分股飘绿,前期连板专业户天风证券跌停;正在进行重组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继续涨停,红塔证券录得5天3板。
  中金公司午后涨停,消息面上,按央行10月10日发布的公告通知,即日起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并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中信证券与中金公司已经上报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证券公司中仅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获得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所资格。
  证券与半导体板块在本轮行情前期上涨动力十足,节后首个交易日,证券充分发挥“牛市旗手”作用,以涨停收盘,即旗下成分股全部涨停;半导体板块持续上攻,收涨18.20%,成分股几乎全部录得涨停板。但经过近几日回调,本周证券累计跌幅4.48%,半导体微涨2.62%。
  此外,节前涨势凶猛的房地产、白酒板块,在本周均累计跌超9%,回调幅度在行业板块中居前。
  10月10日,“中字头”板块一度接棒证券、半导体领涨,中纺标、中铁装配、中船应急、中远通等10余只个股涨停,但在10月11日,该板块迅速“熄火”回调4.55%,仅中粮科工、中油资本、中粮资本触及涨停。据同花顺数据,90个行业板块中,仅有贵金属板块“一枝独秀”,盘中一度涨超4%,最终收涨1.27%,上涨个股均为黄金股。
翘首以盼
财政刺激规模有多大

  经历本周震荡,在初期高点买入的投资者或面临阶段亏损,行情下周走势颇受关注。尤其是本轮行情,在政策催动效应明显的情况下,12日的新闻发布会能带来多大增量被市场热议。
  据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注意到,针对财政政策情况,华安证券研报曾于近日提到,财政加码,重点关注赤字率上调的可能性。具体来看,参照去年经验,年内仍有上调赤字率或者增发特别国债的可能性,10月可能是窗口期。如按照去年将赤字率从3%上调至3.8%,则还有万亿规模的新增财政空间。
  对于财政刺激政策可能有多大规模,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更为合理的预期是短期内政府出台1.5万亿元—2万亿元较为温和的财政刺激政策,在此前基准的预测上,瑞银认为2025年广义财政政策支持或再扩张2万亿元—3万亿元。在发力方向和具体规模上,瑞银认为财政收入存在至少1.3万亿元的缺口,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或一般国债填补。
  此外,据《第一财经》报道,多位专家称,市场十分期待财政增量政策出台,甚至有人期盼类似2008年的4万亿超大规模刺激政策。但预期不应过高,当前首要的是用好现有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并考虑适度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以保障必要财政支出,但增发国债和特别国债等按程序一般要等到10月下旬看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否有相关部署。
  对于后市走势,东莞证券认为,尽管短期内市场波动较大,但本轮政策组合拳力度较大,预期会对市场有积极的支撑,以及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中长期依然看好A股。同时,广发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机构均强调,中期要多关注三季报等基本面改善情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