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稻田收获忙。 通讯员 王向阳 摄
张夫稳 张清直 济宁报道
金秋时节,大豆摇铃。
位于嘉祥县梁宝寺镇的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华亚试验站,连片的大豆披着金黄色的外衣,粗壮的豆秆上豆荚密实,颗粒饱满。联合收割机忙碌穿梭,收割、脱粒、装袋等一气呵成,一粒粒“金豆子”喷涌而出。
“公司在梁宝寺镇的育种试验田有1100亩,大面积种植近100种材料,亩产210公斤到280公斤,小区种植材料约1500份,折合亩产230公斤至290公斤不等,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华亚农业董事长钱振亚谈及育种试验结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几乎同时,一场大豆测产正在梁山县杨营镇周楼村进行。种粮大户杨草义的高产竞赛田里,一串串金黄色、圆滚滚的豆荚随风摇荡,随着开始作业的指令发出,实收测产随即开启。
测产地块种植面积为220亩,种植高产品种华豆40。经省市专家实地踏查,选取代表性田块21.6亩进行实收测产。经实收测算,这块高产竞赛田大豆实际平均亩产达346.07公斤。“整体收益很不错,良种和良法是丰产丰收的‘密码’。”杨草义自豪地说。
近年来,济宁聚焦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向科技要增量。大力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推动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做强大豆种业,优育优选品种,监测地温和墒情适期播种,科学施用叶面肥和微量元素肥,鼓粒期根据大豆生育进程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采取防病、防虫、防早衰措施,结荚期和鼓粒期增加两次叶面肥,确保了大豆丰产丰收。
据了解,济宁市今年大豆(纯作)种植面积65.21万亩,截至10月23日已收获64.9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4.51万亩,截至10月23日已收获24.06万亩,金色豆田喜获丰收绘就了一幅金秋“粮”辰美景。
湖畔稻香 颗粒归仓
张夫稳 通讯员 霍学全 李世忠 济宁报道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鱼台县30万亩水稻喜获丰收,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机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鱼台县清河镇陈庄村种粮大户陈宜强的稻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稻草打捆、小麦播种,全流程机械化作业,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我种了320亩水稻,品种好。每亩能收一千三四百斤,总收40万斤,收成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陈宜强高兴地说。
鱼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种植的30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为确保水稻应收尽收,小麦播种顺利开展,今年,鱼台县对高性能水稻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等先进农机具实施了累加补贴政策,提升了本地农机装备水平。今年水稻收割期间,鱼台县可上阵联合收割机1000多台,投入各类农机具8000多台套。20万亩水稻可实施秸秆打捆离田,10万亩水稻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全县水稻机收率达到99.9%。目前,全县水稻已收获70%,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成收获。
“通过选择优质品种、科学播种、合理密植、精准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配合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不仅让农户的收入提高了,也高质量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鱼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永介绍。
稻田尽披“黄金甲”。 通讯员 王向阳 摄
编辑:张夫稳 组版:李腾 校对:李彦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