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战役
2024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临沂地处八百里沂蒙山的中心位置,襟山带水,位置险要。1938年初,日军王牌板垣征四郎师团在青岛崂山湾登陆后,循高密、诸城一线向临沂进发,企图与渡过黄河、沿津浦线南下的矶谷师团在台儿庄地区会合,进攻徐州。可以说,临沂得失关乎中原全局,一旦失守,徐州东北方向的防务将出现巨大缺口。
  1938年岁首,伴随着炮声,临沂民众街谈巷议着“鬼子”,送走了焦虑的春节。
  首先来到临沂阻敌的是庞炳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团。庞炳勋当时是第三军团军团长兼第四十军军长。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实际只辖三十九师一个师,是个空架子。庞炳勋久历沙场,经验老到,为人圆滑,以擅长保存实力著称,作为军阀中不倒翁式的人物,对于他是否能够倾尽全力对抗日军,外界普遍怀疑。但是,面对暴日侵华,庞炳勋认为,作为军人,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即使战死沙场,也是死得其所,他一再表示,“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我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朴实的沂蒙人民对庞炳勋军团寄托着殷切的希望,然而敌我双方的态势,丝毫不容乐观。继3月2日河东汤头失守后,3月10日,日军经过整顿补充,集步兵八九千人、骑兵四五百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开始向临沂猛攻。
  庞炳勋军团奋力抵抗,伤亡过半。战斗激烈时,村头的大树都被炮弹拦腰折断了,场上的麦秸垛、高粱秸也燃起了大火,瓦砾、泥屑、沙石满天飞……被硝烟熏花了脸的战士们,穿着露出棉花的军装,有的手臂包扎了绷带,有的头上缠着纱布。战士的遗体像麦稞子一样,布满了战场,最后连伙夫、担架兵都上了前线。
  战斗的残酷,丝毫没有吓退临沂的民众。他们倾其所有,慰问抗日部队,支援抗战。敌前敌后的民众纷纷组织宣传队,并自动捐献劳军,大家把自己家里舍不得吃的鸡、鸭、鱼、肉、鸡蛋以及萝卜、大葱、馒头、煎饼都送到部队上。
  第三军团第四十军补充团第二连连长李宗岱率队坚守葛沟阵地时,几度率敢死队与敌军肉搏,荣立战功。他记述道:“从昨天起十三个钟头了,弟兄们都没有吃上一顿饭,一天一夜战斗下来,饥渴难忍。几个留在村子里的老百姓,主动帮忙抬救伤员,烧茶水做饭。特别是五十八岁的葛大娘和一位快七十岁姓王的大爷,冒着枪林弹雨为兄弟们送茶水,送干粮和‘糊涂’(是鲁南农民的一种主食,用高粱面加煮红苕,似稀饭),我们给钱给物他们坚决不收。”
  军队伤亡惨重,远远超出了庞炳勋的预期,这也是他三十八年戎马生涯的第一回,部下劝他后撤,以图东山再起。但看着前来总部慰劳的临沂父老,庞炳勋为之动容,仰天长叹道:“我年将六十,一腿尚瘸,毫无牵挂,今日能为国杀敌,生而有幸啊!”
  血战了两昼夜,临沂城危在旦夕,庞炳勋急电李宗仁求援。
  形势危急,李宗仁一面命令庞炳勋死守临沂城,一面紧急下令五十九军张自忠部于三日内赶至临沂城郊,协同庞炳勋作战。第五十九军下辖两个师,共26000余人。张自忠与庞炳勋在军阀混战期间曾有一段宿怨,但国难当前,张自忠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星夜兼程,驰援庞炳勋部。
  第五十九军抵达临沂后,庞、张两部召开军事会议,共同商讨破敌方案。庞炳勋建议固守城防,张自忠建议主动攻击,并自请承担主攻任务,他说:“在一般情况下,我军以强行军到此,非常疲劳,似宜稍作休息,再与敌人作战。但兵贵神速和出敌不意,且以我劣势装备,面对现代化的精锐板垣师团,必须充分利用夜战、近战才能奏效。应该打破常规,提前开始行动,向敌人发动反击。”张自忠的神勇和谋略让庞炳勋非常信服。
  张自忠返回部队后,立即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紧急动员,夜里庞炳勋、张自忠两军协同向日军发起反攻。五十九军迅速强渡沂河,一举插入板垣师团的右侧背,在亭子头、大太平、申家太平、徐家太平、沙岭子等处突破敌人防线,向敌人发起猛烈的反击,庞炳勋抓住有利战机,率部猛袭日军侧背,有力地配合了五十九军的正面攻击。五十九军与日军短兵相接,在沂河两岸反复冲杀,战线犬牙交错,形成逐村、逐屋争夺的拉锯战,双方冲杀数十次,几度形成白刃战。刘家湖失而复得四次,崖头失而复得三次,五十九军两师连、排长几乎全部易人,营长也伤亡近半。当师长向张自忠报告牺牲状况和坚持之艰难后,张自忠下了非常有名的一道手谕:“敌人亦到最后关头,看谁能忍最后之一秒钟,谁就能成功。”“我困难,敌人之困难更大;我苦战,敌之苦处数倍于我。”正是以这样血战到底的决心,五十九军拼杀了三天三夜,胜利攻克了日军全部主阵地。张自忠部乘胜追击到汤头,日军向临沂城东南逃窜,被庞炳勋部一一肃清。
  此次反击,重创日军,取得了临沂战役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战绩。蒋介石和李宗仁传令嘉奖,舆论盛赞:“是役亦当增我抗战中之光荣一页。”
  日军不甘心失败,从3月23日开始,调集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以陆、空联合之势,卷土重来,猛烈反扑。庞炳勋部和张自忠部与日军奋力鏖战数日,日军尸横遍野,受到沉重打击。28日,日军又增加一千余人,炮十二三门,配合飞机对临沂城内轮番轰炸。第五十九军官兵前仆后继,喋血奋战,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入夜后战况又趋白热化,第五十九军所部伤亡两千余人。张自忠亲自给战区李宗仁发电报,表达自己的作战决心说:“职一息尚存,决与敌奋战到底。”
  至3月29日晚,由于临沂久攻不下,台儿庄方面又陷于苦战,日军遂转移进攻方向,命令在临沂的日军停止进攻,赶赴台儿庄支援,仅留一个联队步兵和少数炮兵在临沂与张、庞两军对峙。4月21日,由于台儿庄战役吃紧,张、庞两军做战略转移,临沂城遂陷敌手。
  在临沂战役中,中国军队和临沂人民经过五十余天的浴血奋战,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不仅奠定了台儿庄大战胜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挫败了骄横的日本侵略者,创造出了打死打伤日军6000余人的光辉战绩。临沂战役以雄辩的事实,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