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灯制作匠人正在给花灯“穿衣服”。
王帮栋 摄
王贝艺 济南报道
自贡,一座有着“南国灯城”美誉的城市,花灯产业成为当地许多人赖以生存的支柱。自从退伍后,何远盛跟随父亲进入花灯行业,至今已经走过13个春秋。新的一年,他和家乡的伙伴们又带着自贡的色彩来装点济南的新年。
当泉水文化“撞上”自贡花灯,今年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有哪些亮点?
创作灵感主要
来自神话传说
12月17日,在第44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灯组制作现场,放眼望去,整个场地焊枪火花四溅,彩灯工匠紧锣密鼓地施工。不远处,铁丝、色丁布、丙烯颜料等材料整齐地摆放着,等待着工匠们的巧手雕琢。
下个月,济南市第44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将在济南趵突泉景区、大明湖景区、五龙潭景区亮灯,分别打造“赶灯季”“烟雨湖”“漫时光”三大主题区域。灯会包括十余组特大型灯组、5组大型灯组、40余组中小型灯组及多处氛围亮化共计72个点位,呈现如诗如画般视觉盛宴。为此,今年何远盛和他的团队早早地便开始忙碌起来,10月初就入场,开始争分夺秒地制作。
何远盛说:“明年是蛇年,蛇的形象如果以比较‘写实’的方式呈现会有些不太美观,为此我们以《白蛇传》为创作灵感,结合动漫人物形象,用自贡彩灯的丝扎手法呈现出来。同时,我们也以卡通龙元素作为蛇元素的‘化身’进行展现。”
在制作过程中,匠人们始终遵循着传统的工艺。
何远盛以一组舞狮造型花灯为例,从一些简单的材料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花灯,中间需要经历复杂的工序:按照美工师傅提供的三视图与其提供的平面版样,花灯匠人们将铁丝弯折成狮子的大致轮廓;匠人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想象,巧妙地将其弯折、拉伸,做出逼真的弧度,让狮子的身体逐渐丰满起来,确定形状后通过电焊机精准地焊接在一起;灯组焊接完成后,为保证长时间展出,工匠会对骨架进行防锈涂装,完成后便在成形的骨架内安装光源;然后再进行色丁布的裱糊,给花灯“穿上”绚丽的外衣;最后,美工师傅用喷枪和丙烯颜料为狮子画上生动的眼睛、嘴巴和身上的花纹,使它栩栩如生……
图纸设计虽重要
更需工匠想象力
与室内花灯制作现场气氛不同,室外的裱糊工匠们相对安静许多,他们聚精会神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此时此刻,谢静正专注于手中一尊3米多高、2米多宽的舞狮花灯。
“裱糊就像是在给花灯‘穿衣服’。”谢静身体微微前倾,手拿刷子蘸取胶水后,快速且仔细地将胶水涂抹在花灯的骨架上,然后将色丁布细致地贴合在相应位置。之后,她用剪刀沿骨架边缘将多余的布块剪掉,并在布块交界处涂上胶水加以固定……
如此多遍反复,舞狮那橙白相间的犄角才初具模样。
“这只舞狮我们已经裱糊三天了。”谢静说,这三天里她从早到晚几乎都保持着这样的姿势,全神贯注地与舞狮花灯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从平面的图案转变为立体的花灯,不仅依赖图纸上的设计,更需要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何远盛以含有趵突泉景区“胖锦鲤”元素的灯组举例说道,“要通过鱼尾巴的摆动来展现其活灵活现的姿态,单纯靠图纸是无法实现的。”
“这需要工匠们发挥灵感与想象力。”何远盛说,工匠在弯折铁丝时,脑海里就得浮现出鲤鱼在水中畅游的生动画面,然后凭借精湛技艺将这个想象中的场景呈现出来,使其“跃然于铁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