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叫“夏莉莉”的人’没有1000个也有800个。但是出生在解放前的’估计只有她一个。
中国有“医师证”的人’将近100万个。但是像她这样同时持有西医和中医两份“医师证”的’往多了说不超过1000个。她毕业于60年代的六年制医科大学’是学贯中西医两大领域的权威;她是主任医师、教授’有着30余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经验;她主持并参与联合国卫生组织、卫生部等的14个科研课题;她就是我们本期专访对象~~~夏莉莉教授。采访过程中’记者称赞夏教授是68岁的年龄、50多岁的面相、30多岁的体型和皮肤。她爽朗的一笑说:这就是学中医的好处。更让人诧异的是’她60岁时曾发现高血压、高血脂’但经过中药的调理’现在不吃任何药物’各项指标都和年轻、健康的人无异。现在很多人说’中医的发展方向是“中药西化”、“中药现代化”’对此夏教授有自己的见解:让中医走自己的路。
一、
北京有个肥胖病研究所,夏教授曾经兼担所长。很多人都是前半生苗条,到了后半生才长胖的。按照西医的解释,这是因为年轻时新陈谢高而快,吃进体内的热量会迅速燃烧,不容易累积成脂肪。可是到了中年,代谢率因身体老化而变慢,同样的饭量,人就会越来越胖。所以按西医的方法减肥,节食是第一条。但事实上,大多数人过了30岁以后,饭量都比年轻时小,年龄越大吃得越少。对于这类病人,节食并没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会让身体越来越虚,减肥不成还营养不良,生出其他的病。所以夏教授兼任所长后,第一个决定就是引进中医减肥的疗法。
二、
中医怎么看待中老年肥胖?按“气血阴阳”的辩证来看,多属中年后的气虚症状。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血虚则瘦,气虚则胖。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体型魁梧庞大,当一开口说话就气喘吁吁、怯声怯气。更进一步了解,你就知道他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并且因为气虚推动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脸上,所以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对这种肥胖病人,西医只会认为营养过剩,但中医开出的方子却会是补药,确切说是补气的药。在夏教授领导下,北京肥胖病研究所很快打响了名头。并且病人口碑相传,在这里不仅减肥成功,还“不小心”治好了尿频、怕冷、胸闷、头晕乏力、大便不成形、甚至阳痿等症状。听起来很神奇,其实很正常~~~这些症状本就也是气虚的表现!
三、
当然,在夏教授的行医生涯中,治肥胖病的经历只是小试牛刀。在医学界,她更多还是因为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深厚造诣而闻名。说来,现在最热门的中药也集中在心脑血管方面,比如中药降压、中药降糖、中药溶栓等等。但在夏教授看来,这正是老百姓认识中医最大的误区。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现在很多病人都在找降压的中药,但中医里根本就没有高血压这个病,何来降压的中药?退一步讲,虽然现在也发现钩藤、葛根、夏枯草、罗布麻等药材有一定降压作用,但中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的组方,而不是单个有点降压作用的药材。这种所谓的降压中药和西药有多大区别?更何况其降压效果还远远不如西药!
四、
夏教授治高血压有个特点,就是不给
病人做西医检查。她说:“凡是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病人,基本都到西医院看过,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该吃的西药也都吃了。既然又找到中医,不是为了降压,而是为了西药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做西医检查,如何准确掌握病情?夏教授靠的是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
曾经有一天上午,夏教授接诊了三位高血压病人,开出了三种药方。第一位是“多补方”配“六味地黄丸”,第二位是“多补方”配“龙骨牡蛎汤”,第三位是“多补方”配“金匮肾气丸”。
因为病人是前后脚来的,到药房拿药时相互一碰,顿时生出一堆疑问:为什么3个人血压差不多,但方子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的方子里又都有“多补方”?为什么这些药都不是降压的?
……实在不放心,三位病人一起等到夏教授下班,要问个究竟。
五、
面对病人的疑虑,夏教授问第一个病人:“你有没有耳鸣、健忘、腰酸腿软?”病人点点头。
问第二个病人:“你是不是头晕、头痛、经常发脾气?”病人连声说是。
问第三个病人:“你是不是心慌、怕冷、大便不成形?”病人心中称奇。夏教授笑一笑说:“虽然都是高血压,但你们病根不一样。第一位是肝肾阴虚,第二位是肝阳上亢,第三位是阳气虚弱。放心吃药吧,我能诊断你的病,就能治好你的病。”三个月后,病人先后来复诊。除血压都降到正常范围外,夏教授所问的症状也都了无踪影。
六、
听过夏教授的故事,再反观所谓现代中医的诊治流程,实在让人摇头。很多中医院引进了西医的大型设备,病人一来就是查血、查尿、CT,全然忘了中医之精髓就在于“望、闻、问、切”的功夫,在于“气、血、阴、阳”的辩证。在夏教授看来,西医擅长检查各项指标,但唯有中医可以看清楚病根。病根找准了,以中医数千年积累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名方、名药,治病何难之有?现在得病的人多,可是会治的人少,其中能够正确把“病”和“虚”联系起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人得病以后,多半寄望于西医,简单开点药对付了事。孰不知这个时候,“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己经逐渐形成;身上同时出现多种症状或多种疾病的人,每天大量服用药物。孰不知这个时候,单一的“虚”己经逐渐发展成“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而那些出现了重大疾病的人,经常住院的,经常动手术的,经常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
孰不知这个时候,“虚证”己经全面来临。
七、
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夏莉莉把中医验方分为“单补方”、“三补方”和“多补方”三大类,辨证施治,屡屡收到奇效。
1、单补方’适合被诊断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中某一种的病人。如单纯“阴虚”的病人’服用“气血固本口服液”一种药’就对肾虚、失眠、心慌、耳鸣、阳痿遗精、头晕眼花等多种症状有很好的疗效。每个月花费400多块钱’彻底告别了“十病九虚”。2、三补方’适合被诊断为多种虚证的病人。比如优惠购买“25味珍珠丸”一种药’就能同时治疗气虚、阴亏、血瘀3种病理。而这3种病理的同时发生’既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也常见于很多高血压、冠心病、脑梗中风的病人。每月花费400多块钱’价格合理’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3、多补方’适合同时发生气血两虚、阴阳失调的病人。这类病人的特点是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并且对有些西药如降压药、降糖药已产生耐药性。调补方的成药被国家药监局批准同时具有“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滋肝肾、健脾胃、强筋骨”的全面作用。尤其是其调和阴阳的作用’对慢性病人减量、停服西药有极大帮助。吃多补方成药’一个月也就500多块钱’病情稳定后’服用保健量一个月仅需200多’平均到每天才8块钱。过去经济负担重的中老年患者’花费可能还不及过去看西医的一项检查费用’即便宜又有效。
八、
后来,夏莉莉经过多年的医学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实,中医验方对各种西医所说的老年病、慢性病也能收到奇效。就拿“多补方”来说:
比如:心脏病病人’通过“多补方”调理一至三个月’多年的心肌缺血缺氧得到根本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哽塞、左心室肥大、房颤早搏、心律不齐等症状不再久治不愈;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通过三个月到半年的“多补方”调理’能够把降压西药、降糖西药减到最小量’但是皮肤瘙痒、视力模糊、失眠便秘、心慌心悸、头晕乏力等并发症却得到明显改善。通过CT检查’陈旧性脑梗的血栓痕迹大幅消失’心脑血管通畅’血压、血粘、血糖也长期保持稳定;
比如:肝虚、肾虚、肺虚、脾虚的中老年人’根据病情不同’通过“多补方”调补二到四个月’能够达到精神饱满、红光满面、声音洪亮、腰腿有力的健康状态’肝、肺、脾、肾等器官功能显著提高;
比如:慢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在服用“多补方”调理治疗三个月以后’不仅能够逐渐减少各
种西药的用量’而且如胃疼胃胀、反酸打嗝、尿频尿急、尿无力、性功能下降、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多种症状也不再反复发作;还比如:睡眠改善、食欲增强、记忆力提高’更是所有服用“多补方”复诊病人的一致反映。甚至有不少白发变黑、老年斑淡化、女性更年期症状消失的病案。
九、
2002年’夏莉莉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李琳教授、成都市锦江区人民医院的刘虹教授以及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的庄雅稚教授等专家一起’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调补”对慢性病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现在西医确实发达’比如消炎、降压、降糖、平喘都有很多药物’再比如手术治疗如心脏搭桥、肿瘤切割等技术也非常先进’但对于真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些症状’比如早衰、乏力、健忘、头晕、失眠、便秘、盗汗、肾虚、胸闷气短、手足麻木、视力模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西医并不擅长’甚至无从以量化指标进行检测。而这些症状恰恰都属于中医所说的“虚证”范畴’以“气、血、阴、阳”辨证施治’往往有奇效。2、现在很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都在长年服用西药’但受困于耐药性问题’很多患者疗效越来越差’而且肝、肾、胃肠功能普遍受到影响。而在中医看来’耐药性是典型的阴阳失调’肝肾和肠胃功能也多能通过调气补血加以恢复。因此“气、血、阴、阳”辨证施治是久治不愈、久病体虚的慢性病患者提高疗效的一条捷径。
3、再一个就是很多中老年人身患多病’比如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病的’西医治其中某一个病或有专长’但综合治疗往往束手无策。而综合治疗恰是中医长项。“补气血、调阴阳”看似简单’但经常让患者全身疾病同时好转’吃药少、花钱少。
据笔者了解得知,为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2011年,主题为“学阴阳气血,用中医治病”大型中医巡诊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喜爱。从即日起,巡诊活动正式走进临沂,夏莉莉作为首席专家接受邀请,专程来到临沂,免费为老百姓把脉、开方。为进一步降低治疗费用,巡诊活动期间将优惠供应各种中医验方。活动时间:2011年4月4日-10日夏莉莉每天只能接待30位患者,名额有限,为了确保您的就诊时间和就诊质量,请提前电话预约挂号。预约挂号热线:0539-3696002地址:鲁南医院一楼(金一路与新华一路交汇处,荣华大酒店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