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迹图:浓缩孔子一生的中国最早“连环画”
2020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孔子《圣迹图》之“问礼老聃”
  孔子《圣迹图》之“子路问津” 
     □雨韶

  作为国家博物馆跨年压轴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3月27日展出。适逢孔子诞辰2570年,国博携手孔子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拿出240余件(套)、共700余件新石器时期至当代的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及传承的历史,为观众和研究者讲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脉络与深远影响力。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历代多种版本的《圣迹图》、东汉《熹平石经》残石、西汉《仪礼》简等文物。
  据报道,此次展出的《圣迹图》由明人所画,是孔子各类《圣迹图》中最早的版本,也是我国最早形成的连环画作品,用连环画的方式再现了孔子一生行迹。
  孔子死后,被世人尊称为“圣人”,还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可是在生前,孔子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虽然也受到了各国礼遇,但大部分时间,“累累若丧家之犬”。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孔子仕途还是比较顺畅的。虽然他出生时,并没有像《圣迹图》所说的那样,麒麟传来玉书,二龙前来护持,五仙前来守护,但是孔子出生确实是一件震动鲁国的大事。而这与他的父亲、母亲的身份有关。史书记载,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鲁国的一名英雄,也是一名贵族,母亲颜征在则是一介平民。叔梁纥迎娶颜征在时,已经年过花甲,此时颜征在却年方二九,双方的结合,在恪守周礼的鲁国被视为“异端”。
  尽管如此,作为叔梁纥的儿子,孔子也拥有了贵族的身份。虽然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孔子被赶出了家门,他们母子俩开始过清贫的生活,但是颜征在一直把儿子按照贵族的模式进行培养。孔子从小便识文断字、知书懂礼。这在《圣迹图》中“俎豆礼容”故事中有所反映。
  孔子成人后,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其间,孔子并没有中断学习,他曾向师襄学过琴,也曾向老聃问过礼。当然,对于志向高远的孔子,仓库管理员显然不是他最终的追求。在鲁国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他把目光投向了邻国齐国。在临淄,他很顺利地见到了齐景公,将他的治国主张全盘托出,齐景公听后大喜,不仅准备重用孔子,还要给他一块封地。
  齐景公的决定,惹恼了晏子。这位外交的能臣,觉得孔子的到来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他连忙进谏,要求齐景公停止对孔子的封赏。孔子得知后,只得无奈地回到了鲁国。
  《圣迹图》中“退修诗书”便反映了此后的故事。在齐国“面试”失败的孔子开始修诗书订礼乐。但是齐国的经历,让孔子的名声大震,有许多人开始向孔子求学。渐渐地,孔子的名声传到了曲阜的王宫内,鲁定公在多次召见孔子后,非常欣赏孔子的才学,在鲁定公九年,孔子成为了鲁国的司空,进而升为中都宰,当时他已经年逾五十。
  不久,齐鲁两国夹谷相会,孔子在这场宴会中襄礼。在这场宴会中,孔子可谓大放异彩,他制止了齐国主要官员演奏夷狄音乐的要求,并当着齐景公的面,杀了为宴会表演的齐国艺人和侏儒。孔子的举动让齐景公非常敬重,回国之后,他痛斥了周围的亲随,并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孔子在夹谷之会的表现,让鲁定公刮目相看。不久他便从中都宰升为大司寇,与闻国政。在上任不久,孔子就斩杀了鲁国名人少正卯,罪名是“妖言惑众”。关于这件事,如今史学界仍有争议,有人认为觉得少正卯惑乱君主,行为怪癖,孔子杀得好,也有人认为孔子是“公报私仇”,毕竟少正卯也开办私学,两人不仅是同行,还是竞争对手。事实上,少正卯确实也抢走了孔子的一部分生源。孔子得势之后,势必要报复少正卯。
  但不管孔子杀少正卯的原因是什么,他这一举动还是震动了整个鲁国。眼见着孔子在鲁国渐成气候,这引起了各诸侯国的恐惧。特别是齐景公,用离间计使鲁定公渐渐疏远孔子。眼见壮志难酬,孔子只得辞官下野。但是他不甘心一身本事无处施展,于是便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
  而这一部分也是《圣迹图》精华所在。孔子首先来到了卫国,在这里见到了卫国的王后南子。南子是卫国有名的美人,孔子见到之后也是惊叹不已。以至于子路又有点觉得老师“失礼”了,孔子为了平息弟子的质疑,只得连连发誓,称自己根本没对南子动歪心思,“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见在卫国不受重用,只得前往陈国,后来又去了曹国、宋国、郑国。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他在东门独自等待弟子的时候,有郑人讥讽他为“累累若丧家之犬”。但这还不是孔子最倒霉的时候,在陈蔡时,两国在野外围攻了孔子和他的弟子。整整七天,孔子没吃上一顿饭。后来传说,孔子的弟子找到了叫花子的祖师爷范丹老祖,向他借粮,范丹很痛快地答应了,孔子及其弟子才渡过难关。
  逃离陈蔡之后,孔子回到了鲁国。他此时再也不想做官了,于是开始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订了《尚书》《诗经》《周易》《礼记》等经典,借此来教育弟子。
  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一跃而成为封建的正统学说。西汉中后期,儒学大师们针对当时社会各项制度不完备的现实,用儒家经典阐述微言大义,有的人还直接参与到国家政治治理中去。东汉建立之后,儒学研究日益细致化、学术化,研究古文经学蔚然成风。古文经学家注重文字的训诂与考证,随着他们对古文字研究的深入,迫切感到要尽快规范经文的书写来规范整个学术的风气。而今文经学家讲究义理之学和经世致用,用所谓的“微言大义”的方法,不顾文献本身的意义而牵强附会地望文生义。
  由于儒家经典的今古文之争越演越烈,东汉朝廷为了平息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又因为许多争论是因文本的文字或句子出现的差别而起。于是在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张训等上书要求正订六经文字。灵帝批准后,蔡邕、张训等将《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种经典选定正本、订正文字。因为当时盛行石刻,所以这些经典都被刻在了石碑上,这就是此次展览所展出的“熹平石经”。
  之所以我们在展览中见到的是残石,是因为在“熹平石经”刻成不久,东汉政府就遭遇了董卓之乱,石经在董卓纵火洛阳城时被损坏,后来各朝都没有对其专门保护,隋朝甚至拿起做柱子的基石。到了唐朝魏征开始拯救时,已经“十不存一”了。由此可见,国博所展出的“熹平石经”是多么的珍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