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龙
谁创建了飞虎队?什么时候创建的?为什么创建?几十年来,飞虎队的故事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外壳上画着陈纳德,所有参与者和内幕都被藏在里面。
根据“标准模版”,陈纳德1940年11月到达华盛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说服了罗斯福。在日本向美国宣战前,罗斯福决定招募美国战斗飞行员,支援中国与日本人作战。
真实的历史显然不该如此云淡风轻。尤金妮·巴肯的外祖父雷顿曾是美国海军上校,参与过飞虎队的组建工作。在《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一书中,她结合私人文件、档案等新史料,讲述出飞虎队组建前那场外交“持久战”。
对外开展空中援助,并非始于飞虎队。1938年9月慕尼黑危机后不久,罗斯福便提出,如果法国和英国能拥有一支庞大的机群,在抵抗德国时会更有信心。美国愿意增援法国和英国,迫使希特勒“慎重考虑”对邻国的攻击。美国莱特公司的P-40战斗机成为罗斯福对盟国最真诚的情谊。不过,所谓的“援助”,只是给予法国、英国优先权,购买美国所造供不应求的作战飞机。
英法该知足了。此时,正在与日本苦战、远离美国“朋友圈”的中国,连花钱买飞机的资格都没有。
抗战全面爆发时,日本空军和中国空军的装备比是4:1,日本有620架陆军飞机和25%的备用飞机、600架海军飞机,这些飞机均由日本飞机制造商生产。中国空军只有250架适航飞机,全都依赖进口。
到1937年11月底,中国空军只剩下27架飞机,几乎形同虚设。即便此后中国进行了采购补充,仍与日本空军差距悬殊。特别是苏德战争后,向苏联购买飞机的途径被切断,国民政府只能寄希望于英美。
1939年2月初,蒋介石和宋美龄在重庆的官邸里,宴请新到任的英国驻华空军武官罗伯特·艾特肯。席间,中方提出要重建空军,希望得到英国的帮助。只不过,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英国不敢公开出手。毕竟,帮助中国意味着要和日本作对,这样的选择不符合英国国家利益。同样的诉求,中方多次向美国传递,但也得不到支持。对英美而言,是否支援中国,首先要考虑政治和外交,而非军事。
二战局势瞬息万变,日美关系趋于紧张。美国逐渐意识到援助中国、稳定远东、遏制日本的重要性,态度有所转变,答应给中国一些空中援助。
从1940年10月开始,国民政府已经梦想,拥有一支由外国志愿飞行中队组成的庞大国际空军部队。这支部队将在中国击败日本人,甚至可能在日本本土击败日本人。
只是,现实太骨感。外国援助往往要么口惠而实不至,要么大打折扣。飞虎队也是如此。1941年4月15日,中美终于达成秘密协议,允许美国预备役军人和陆军航空队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的“退役人员”前往中国参加战斗。这背后,是太多的游说工作。
当时美国和日本尚未正式开战,还是中立国。因此,飞虎队队员名义上是“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雇员,由陈纳德以私募形式完成集结。
可即便松了口,罗斯福看重的,只是飞机对朋友和敌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而不是在实际作战中的军事价值。对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总统先生并不关心。而中方为了这天的到来,拿出了满满的诚意。按照双方约定,飞虎队的全部空勤、地勤人员由中国政府发放薪酬,飞机和一切地面设施由中国政府购买。
对真正的任务,那些报名应征的年轻人并不清楚。当时,招聘人员只对申请者说,要去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者一家中国飞机制造厂,偶尔表示要阻止日本轰炸机轰炸重庆。倒不是为了保密而有意隐瞒。招募队员时,关于飞虎队的战略意义、军事任务,中美双方的决策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
中国方面将这些志愿者视为飞行教官,而不是战斗机飞行员。美国官员认为,飞虎队的职责是临时顾问,而不是服从于外国政府的战斗机飞行员。有些人报名参加是为了冒险,有些人是欠了债需要钱。其实,将来究竟做什么,飞虎队的队员们似乎也不太在意。
这份工作的工资比美国军队工资至少高三倍。一名飞行员每个月从中央飞机制造厂得到的工资是600美元,相比之下,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10美元。根据陈纳德的要求,国民政府“应给每个飞行员提供单人房……给全体人员提供分隔、独立的浴室及厕所……给每五十个人提供游戏娱乐房。这些房间应该有打牌桌、游戏桌或乒乓球桌”。
对正艰苦抗战的中国来说,拿出如此优厚待遇和星级服务实在不易,而换回来的队员,性价比似乎并不高。飞虎队所用的是P-40战斗机,而招募来的队员以前大多是运输机、轰炸机飞行员。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曾驾驶过P-40战斗机,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要重新学习和磨合。
为了保护这些队员,飞虎队抵达远东后,驻扎地选在缅甸而不是云南。因为在云南很容易受到敌人的空袭,新组建的飞虎队还没有抵抗力。国民政府一度怀疑,这支部队只是“花架子”,根本没法抵抗日本空军。
1941年12月20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大约两周后,飞虎队首次在空中与日本作战。从此,中美高层要重新审视这支队伍了。这天,昆明天气甚好。日军飞行员第一次见到目露凶光、巨齿利牙、张开血盆大口迎面冲来的鲨鱼飞机,大吃了一惊。此次战斗,10架日军轰炸机有3架被当场击落焚毁,飞机残骸散落在昆明以南地区。另有6架飞机在飞离中越边境途中迫降坠毁。9:0的战绩,让这支队伍一鸣惊人。
几乎所有的昆明人都目睹了这场大空战。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更有市民从郊外把被击落的日军轰炸机残骸抬进昆明城,沿街鸣放鞭炮,欢庆胜利。云南报纸在这次空战后的报道中,开始称志愿队为“飞虎队”,从此飞虎队的美名誉满天下。
尽管飞虎队的组建并非一拍即合,而是经过了多年的外交博弈;尽管飞虎队援华背后,中国支付了巨额的真金白银;尽管飞虎队队员们或许一开始并没有伟大而崇高的国际主义信念……但是这一切,并不有损他们在空中建立的赫赫功勋。直到1942年7月4日宣布解散,飞虎队共参战百余次,击落、炸毁日机297架,自身损失51架。
飞虎队诞生时,谁也不知道它会成为一个英雄的符号,永载史册。世上抉择往往如此,在时代的洪流中,谁又能真正看清?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后的答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